弃他们。(yimixs)•(cc)

……年轻的大夫们当然不会嫌弃,热情又耐心地替他们诊治,很快令病人们放松下来。

♦千山不关提醒您《[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第一时间在[一米%小说]更新,记住[(yimixs.cc)]♦『来[一米%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yimixs)•(cc)

等第一批病人提着药从太医署出来,立刻被围观群众包围起来,叽叽喳喳地询问:

围观群众:“怎么样,这大夫医术好不好?”

病人甲:“我、我也不知道,药还没吃呢、”

病人乙:“我觉得不错,那小大夫给我扎了几针,立马就没有不舒服了。”

围观群众:“真的很便宜吗,你们看病买药花了多少钱?”

病人一一回答,果真比其他药铺便宜了将近一半。

围观群众听了,又有一些人走进了太医署。

这些人一部分是得了小病,随便一个大夫都能治好,所以选择价格更便宜的太医署。

还有一部分干脆拿着别家药铺开的方子来这里抓药。

杜荷有些恼怒:“这也太过分了!”

既然不相信太医署的医术,就不要来占这份便宜啊!

李承乾倒是很淡定:“我们创建太医署本就是为了减轻百姓看病的负担,何必管他们是来看病还是抓药的。”

至于不信任……这也是人之常情,这是每个医馆建立之初都要经历的。看好的小病多了,自然就会有人来看大病,口碑就是靠一个个痊愈的病人建立起来的,李承乾一点也不着急。

他不着急,杜荷却着急:“都是来占便宜的,太医署岂不是一直亏本?”

李承乾无所谓:“当时赚了不少银子,属国买种子的钱也送到了,他们倒乖觉,送来的钱都比当初约定的多,阿耶答应把多出来的这部分给我处理。”

不就是赔钱嘛,他赔得起!

杜荷无话可说。

*

太医署开业了!里面的药材非常便宜!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快传遍整个长安。太医署令还特意拿钱在《长安日报》上打了个广告,就是怕偏僻的地方消息不灵通。

正如李承乾所料,一开始上门求诊的都是些小病小痛,或者只是来抓药,但随着治愈的病人越来越多,逐渐建立了一些口碑,来的人就越来越多了,病症也越来越复杂。

不过两二个月,太医署诊室门口就排起了队。当初很多人觉得太医署建得太大,认为没有那么多人看病,现在都默默闭上了嘴巴。

可见并不是病人不够多,只是从前治不起而已。

长安太医署一炮而红,其他几个重要州府的太医署也开业了。

别的也就罢了,就是银子花的有点快,超出了李承乾的预料。

按照他的计划,富贵人家向好大夫求诊赚的钱,应该可以覆盖打折药材赔进去的钱,达到收支平衡,自给自足。

事实却出乎李承乾的预料,来向好大夫求诊的并不多,远低于他的预期。

这很不合常理,太医署大夫医术好,遇到不会治的病还会向太医院摇人,价格低(有钱人家可能不在

(yimi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