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房玄龄的举动尽收眼底,徐茂公却不动声色的一笑:对玄龄兄之名,茂公早已如雷贯耳。证明自己说的绝非客套话,徐茂公又缓缓言道:房乔,字玄龄,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

偷懒从后世的中照搬的几句话,却镇住了房玄龄,连他身后一直低头站着的李世民也忍不住抬眼去看徐茂公。

成功的看到房玄龄身后仆人的相貌,加上房玄龄有意无意间的举止特别,徐茂公心思电闪,暗暗盘算。

毕竟是经历过大场面的人,房玄龄很快镇定下来,其实若没有他身后的那一位,他连暂时的吃惊也不会,徐茂公能一口道出他的来历,他房玄龄又何尝不能一口说出徐茂公的过往,这事说穿也不奇怪,不过是敌我双方事先都做足了功课。

既然这样,房玄龄干脆选择速战速决,转身去拿带来的包裹,这才发现李世民竟一直抬头看他们说话,顾不得是否有犯上之嫌,房玄龄趁背对着徐茂公的时机,警告似的瞪了李世民一眼,李世民这才反应过来,赶紧低头取出包裹里的一个巴掌大小的织锦礼盒,双手捧给房玄龄,低下的头再没敢抬起。

房玄龄捧着锦盒走到徐茂公身旁,见徐茂公似乎并未注意他身边的那个仆人,心下稍安,将锦盒轻轻放在桌上,盒盖打开。

徐茂公不语,挑眉看向他。

这是秦王殿下托我转交茂公兄的一份薄礼。房玄龄解释道。

徐茂公这才向盒内看去,那礼物是一对金镶玉的小马驹,端的栩栩如生,可见价值绝对不薄。

殿下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相信茂公兄明白殿下此话的意思。房玄龄干脆利落,房某此行任务已完成,就此告辞。他这话,当然不是光说给徐茂公一个人听的。

就这样?徐茂公和李世民同感意外。

告辞了。房玄龄抱拳。反正他一开始就没打算一次说服徐茂公,更别说殿下还身处险地,实在不是他卖弄口舌的时机。

徐茂公略微思索一下,便将锦盒盖好,交还给房玄龄:无功不受禄,秦王殿下的美意茂公只有心领了。

房玄龄也不强求,他只要能护着秦王全身而退就好。

房玄龄想往外走,李世民却仍站在原地,目视徐茂公,开口言道:既然徐将军对房大人的生平都能随口道来,不知对秦王又有何评价?

房玄龄这一惊是非同小可,按理他应该斥责下人的逾越,偏偏他清楚的记得这下人的真实身份是秦王,虽然秦王待属下一向宽容,但并不代表可以任人挑战他的权威。

看看李世民,再看看徐茂公,见徐茂公没露出丝毫不悦之色,房玄龄选择暂不做声,听徐茂公如何回答。

徐茂公想了想,答道:我所知道的秦王,屈己而纳谏,任贤而使能,恭俭而节用,宽厚而爱民。他对李世民的了解,确实来自于后世的《贞观政要》,所以这回答不算假话,也并非有意奉承。

但听到当事人耳里,却大生知己之感。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