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旨的太监说话行事很有礼貌,白净无胡须的脸上一直挂着谦卑的笑意,可他貌似恭谨实则看笑话的样子更让薛珍窝火,甚至心底有火气都没地方发泄。

能在宫里混出头的太监宫女,哪一个不是机灵鬼儿?

即便心底怎么嘲讽薛珍,面上也不会表现出来。

今日是王家大喜的日子,王季玉的解元并没被掳去,王家的亲朋还有几家名门望族登门庆贺,薛珍在众多命妇中间,眼见着王季玉被众人簇拥巴结,王季玉给薛珍鹤立鸡群的感觉。

王季玉出息,薛珍比谁都高兴。

他风流潇洒,儒雅俊逸...时不时得给薛珍一个深情的目光,薛珍的心软成了水,恍惚回到了上一世...没有宁欣插足的日子确实很美好,薛珍可以给王季玉更多的好处,她会比‘恶毒’的宁欣更适合做摄政王妃!

在她正得意得时候,突听噩耗,偿还宁家的银子!

从云端跌入地下的感觉,让人痛不欲生。

来道贺的宾客并没着急离开,大多聚在一起窃窃私语,或带着好笑,或带着鄙夷的注视着薛珍。

能依靠的长辈,也就是花了宁家银子的楚氏装晕离开,婆婆汪氏伺候楚氏去了,临走前对薛珍说:“你主持府上的中馈,这事儿你看着办。”

汪氏从心底来说不希望薛珍用嫁妆还钱,薛珍的嫁妆都是她将来孙子的。可王家没钱,又有太后看着,不还宁家的钱也得找个合适的借口。

汪氏暗示薛珍,“你是太后娘娘嫡亲外孙女,娘娘疼谁能越过你去?”

薛珍因为投靠贤妃,早就得罪了太后,太后此时传旨,未尝不是给薛珍个教训。

太后此时拿贤妃没办法,但太后不一定拿贤妃的左膀右臂没有办法,就比如现在的薛珍!

投靠贤妃是有风险的。

王季玉一听太后的懿旨傻了好一会。还钱?王家欠宁欣的银子?

他是在富贵窝里长大的。王家被夺爵后,他的日子并不见拮据,所以对银子看得并不太重。

“娘子,怎么回事?太后娘娘为何要下这样的懿旨?”

是不是因为王家亏欠了宁欣。所以表妹才不会理会他?

“娘子太为难的话。我同表妹说说?”

王季玉面冠如玉。神色淡定,在他向来即便欠银子撑死不过五六万两,他清楚的知道薛珍有多少嫁妆。

同样。他也知道薛珍有多少的生意,五六万对别人来说是个大数目,对薛珍实在算不得什么。

王季玉更想借此机会靠近宁欣,心疼她,关爱她,感动表妹,希望表妹同他能和好如初。

薛珍一直知道宁欣在王季玉心中,此时哪敢让王季玉去找宁欣?万一宁欣看上了中了解元的王季玉怎么办?

那边太后有暗示她,此事关系到王家的将来,关系到王季玉的仕途,薛珍此时不敢进宫找贤妃商量,一旦让太后不满,将王家逐出京城都有可能。

但为王家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