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攻势来临的时候, 任凭蛮族首领们声嘶力竭的叫唤, 也无法再让这些蛮族战士们保持一次像样的攻势了。

第四天的战事匆匆落幕,城头依旧响起西夏人的欢呼声,但听上去却已微弱的很了,不知换了多少波的守城兵卒,疲惫欲死,靠在城头的垛口上,多数便陷入了恍惚之中。

第五日,韦州北十数里处,两千秦军骑军,与来援韦州的西夏骑兵厮杀在了一起,西夏骑兵黄底红字的旗帜,暴露了他们的身份,西夏京师近卫班直。

他们明显不是秦军的对手,在硬碰硬的对面冲锋中,被秦军挥舞着风刀,一片片的砍下狂奔的战马。

秦军将士来回冲杀,在震天动地的马蹄声中,将西夏人杀的狼奔豕突,尸横遍野。

远谈不上多激烈的战事,只持续了短短半个时辰,战场上就只剩下了在主人身边游荡不去的战马,以及一地的狼藉。

西夏人逃走的马蹄声渐渐消逝,两千秦军将士,只用了微弱的代价,便击溃了四千余西夏骑兵,杀伤无算,只余千余骑狼狈逃脱。

顺便,也剥下了党项羌人的华丽外衣,自李元昊时代,创下的党项羌人铁骑纵横西北,没有敌手的神话破灭的干干净净。

不过,这对秦军来说,并非什么好消息,这意味着,灵州方向的西夏大军,已经渐渐集结完毕,如果不能尽快拿下韦州,那么,很可能,西夏大军会选择在韦州城下跟秦军决战,那样的话,中路秦军将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

因为粮道太过漫长,西北也开始进入秋季,而秦军身后,是大片的戈壁沙漠,天时地利人和,都将不在秦军一方。

而对于大军主帅赵石来说,灵州方向过来的探报越来越少了,探子们的伤亡也越来越大,这些都意味着什么,赵石很清楚。

他更明白,骑兵小胜一场,对于整个战事来说,并无多大影响,可能,唯一的好处就是,战报通传军中之后,士卒们的士气明显有所恢复,不管怎么说,对于普通兵卒来说,胜利的消息总归是振奋人心的。

第五日,攻城之初,赵石帅旗第一次前移,对于秦军将士来说,这只能意味着大军主帅终于失去了耐心,也意味着大帅对于屡屡攻城失利有了不满。

只这一个动作,便为今日战士定下了基调。

这也是数日以来,两军厮杀最为激烈的一天,秦军开始前赴后继,死战不退,不久,西夏南城城头,也冉冉升起了西夏静塞军司司主阿绰的将旗,守城的西夏兵卒同样士子大振。。。。。。。

这一天,南城几处城墙都是数易其主,西夏人,秦人的鲜血好像廉价的染料般,抛洒在城头之上,甚至有的地方,鲜血从城头蜿蜒而下,好像城墙上多了一条泪痕,只是那泪痕却是令人惊悚的红色。

这一日,先建功的却非南城,而是西城,西城屡屡建功,并非那里的秦军更善战,攻势更猛,而是因为韦州西城居住的多数都是汉人,无论是城墙,还是城门,甚至于城内的建筑,都是年久失修,城墙比别处矮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