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纷纭, 没有什么人正敢说自己所言为真的。

转念间, 皇帝陛下便安慰起了自己,前秦尽屠赵国四十万降俘,让赵国不可逆转的衰弱了下去,也为前秦统一六国扫清了北方最大的一个障碍。

而现在大秦有大将军赵石,这是不是也意味着,大秦横扫天下的那一天不远了呢?

一代之才,必为一代所用,当年陈夫子的话,犹在耳畔,皇帝陛下顿觉有些沾沾自喜,这样的猛将,生于秦地,可不就是上天为大秦准备的最好礼物吗?

于是,皇帝陛下轻松的说着,“明春要娶妻的可是爱卿庶长子?”

赵石点头,“今岁将将算成人吧,也是微臣常年在外,不然的话,亲事早就办了。”

“娶的是西北张氏女?”

“是张佩官的女儿,算是亲上加亲,对了,西北张氏。。。。。。嗯,张家次子,秦川北路典农使张贤,曾到微臣军中游说,想要为西北张氏谋取银夏诸州牧民之权,被微臣拒绝了,微臣也给张佩官下了令,让他抽空回乡,整治族内。”

“若是不成,微臣想,西北张氏恐怕要分家了。”

赵石坦言西北张氏之事,又处置的如此果决,让皇帝陛下甚是欣慰,西北张氏,在延州渐渐根深蒂固,这是谁也不愿看到的情形,若再想谋取银夏治权,简直是痴人妄想。

而西北张氏若能分作两支或者三支,会让人放心许多。

这就是地方边塞大族的悲哀了,只要呆在那里,用的时候,自然荣耀无比,一旦有了掣肘,定然四分五裂,只要朝廷还有权威,便不会容许一族坐大于边地。

像折种两家这样的将门,其实也经过了几次大的分裂,最终兴盛于京师之地。

皇帝陛下轻轻点头,“还是再等些时候瞧瞧吧。。。。。。。。”

轻飘飘一句话,其实意思已经很明确,等什么,等张祖故去而已,看上去绝情了些,其实却是优容之举。

张祖一去,张氏便是群龙无首,就算自己不闹起来,朝廷也会将西北张氏分开,其实手段不用太过,只需将张氏几个领头之人,分别调往他处,不分家,实际上也与分家无异了。。。。。。。

对付在朝中没有多少根基的边地大族,朝廷有太多的手段可以用出来。

在这个上面,赵石也是支持的,有张承,张峰聚叔侄两人在,西北张氏安享富贵便了,闹那么多事干什么?

顺便,赵石又撇清了一下,他要结亲的是自己的义弟张峰聚,而非西北张氏。

皇帝陛下自然明白其中所指,自然想要投桃报李一番,笑着便道:“两位爱卿结亲,此乃大喜之事,朕到是要好好想想,送什么礼好了。”

赵石连连摇头,道:“陛下,臣这个儿子,已经考了举人,身上还带着些虚衔,看样子,能凭着自己本事吃饱穿暖,臣呢,也不望子成龙,只需他平平安安就好。”

皇帝陛下失笑,“你呀,不是庶长子不得你所喜吧,要不然也不该让他学什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