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她在支撑维护,虽不显山露水,但在羽林军中的威望,已然根深蒂固,比之当年李敢当还要盛上几分。

而京中权贵,想要将子侄塞到羽林军中吃饷,混个军职什么的,都要经过她的允准,而当初长安之乱时,李金花孤身入雄武军大营,压服众将,使雄武军,羽林右卫皆在掌控之下,便可见其威风了。

可以说,如今晋国公府在长安一直声名不坠,是有着她的一份功劳的,当初若非因产女交卸了兵权,景兴皇帝也不敢轻易围了国公府,更将赵石拿下大牢。

即便如此,围住当时定军侯府的,也是李虎的左右宫门御卫,当时宫中那般空虚,实际上也是怕定军侯府中的这位女将军,勾连旧部,冲击皇宫,所以应该轮守皇宫的羽林左卫,人数上有了很大的削减。

如此种种,李金花其实才是大将军赵石留在京中最有力的一条臂膀,在晋国公府中地位也就不用说了,晋国公府内外诸事,之前也都是先报到李金花这里,由李金花和种七娘两人商量着来办。

李金花和赵石相处,也从来不怎么提家中琐事,和其他妻妾只想着团聚之欢有着很大的区别。

不过事关女儿,今天借着话头说起来,实际上不想让夫君发火,是一片慈母心肠。

此时见赵石望过来,她便笑着解释,“夫君回京之前,太皇太后娘娘相招,妾身便带着扣儿入宫了一次,在慈安宫瞅见了那副百鸟朝凤图。。。。。。。。”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这是当年旧事了,那副百鸟朝凤图还曾在宫中很是引起了一些风波。

蜀中降臣李凤景在景兴年间作百鸟朝凤图,为皇后娘娘贺寿。

李凤景其人,蜀中文坛之翘楚也,于剑门被俘,辗转入秦,于翰林院任职,此人诗书琴画,样样皆精,诗文辞赋更非秦人可比。

但此人之德行,也就不用再提了,被俘之初,孙文通当即降秦,成为大将军麾下属曹,此人到是不曾当场降顺,因为文名盛于蜀中,大将军赵石也没杀了他。

待得此人随军入秦,成为翰林苑词臣之后,此人可谓是节操尽丧,攀附权贵之热切,谁都比不得,却还写些文章,做传痛骂其他蜀中降臣,文人无行的种种表相,在他身上展现的是淋漓尽致。

而其作的百鸟朝凤图,更是将孔雀也画了进去,谄媚之心,人尽皆知。

其时,帝后之间已有间隙,这副百鸟朝凤图献入宫中,却转手被皇帝陛下赐给了二皇子,显然,景兴皇帝对皇后娘娘的不满,已经极深,而搬弄是非的二皇子,也没好了,身边近人皆被换了一茬。

从此,帝后之间,其时已经形同陌路,同时也为之后的长安之变埋下了种子。

景帝殁后,这副藏于皇贵妃曲氏宫中的百鸟朝凤图也被搜了出来,随即,被登基的成武皇帝陛下献给了太皇太后娘娘。

这里面的味道其实知道内情的人都明白,一来,肯定了太皇太后在后宫中的地位,二来,皇帝陛下借此,也明确的告知人们,不欲再立太后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