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堂大臣们一听这番对答,纷纷面面相觑,心里都是暗道,皇上这是在训斥?怎么听味道都有些不对,就好像自家的孩子犯了错,明面上是训导,其实是怕孩子以后犯大错而已,是人就能听得明白,这里面回护的意思也太浓了些,这位本朝第一宠臣果然在陛下心里的份量不一般啊。

本来几个御史台的御史觉着擅离职守之罪竟然只挨了十下廷杖也太轻了些,准备了些说辞想展现一下他们御史台的权威,听了这番对答,却各个打消了出班说话的心思,御史台虽然监察百官,有直刺君过的权力,但毕竟御史台的人也是人,功过荣辱之心恐怕比之旁人还要盛上一些,揣摩君意更是不让人后,在此事之上,皇上罚也罚了,再说这位鹰扬将军还立下了战功,将来前程未可限量的,没必要这个时候逆了君意不说,还和这人结下恩怨的。

但有人可不这么想,赵石刚站起身来,琢磨着这情形和陈常寿说的好像有些出入,后面的话也就没了用武之地,是不是直接将最后一句说出来的时候,就已经见一人出班跪倒在地,嘶声道:“陛下,臣兵部京兆房主事何奎恳请陛下严查羽林左卫大闹兵部事。”

本来已经泛起些笑容的景帝李玄谨的脸色立时沉了下来,怒色更是一闪而过,他和正德皇帝最大的区别也就在于此,正德皇帝深通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道理,皇帝之怒,往往便如泰山压顶,过后便是千百人头落地,这才是威严的象征,所以平日里总是温和有加,与臣下也是笑脸相对,博了一个宽和仁厚的名声,但李玄谨却是不同,往往有些急躁易怒,性情严厉,虽说与正德帝比起来,少了许多春风化雨般的城府,但却威严更盛。

此时的他目光如刀似箭,立时盯在了兵部尚书李承乾的身上,却见对方低着头,好似老僧入定,没有一点的表示,心中怒火更盛,但声音却是平静如水,“哦?几时的事情,朕竟不知,朕许你详细说来听听。”

空旷之极的金殿之上,回荡着李玄谨好似淡然的话语,位于前列的群臣听了却都心中一凛,毕竟这位皇上已经为政年余,这些位于前列的朝廷重臣日久之下,也发现这位陛下若是言辞尖刻,不留情面,到还好说,最多最多只是个罚俸罢了,如此时这般明知故问,还语调平静,这才真正是恼怒到了极点,恐怕这位何大人。。。。。。。

李承乾身为心腹之臣,哪里会不知道李玄谨这个脾气,头皮立即一阵发麻,由于早年出身军旅,他在兵事之上的能力与李严蓄相比确实要高出一筹,作这个兵部尚书也到实至名归,只是在为官之道上,与那位滑不留手的左侍郎却是差了老远,若是今日之事搁在李严蓄身上,必不会让何奎出班,下朝之后立即进宫请罪,也便附了君意,官场争斗不逞一时之意气,这个道理明显李承乾还没参透的。

何奎可不知道这些,他刚从小吏升任一房之主事,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昨日却自觉是被人狠狠羞辱了一番,弄得在兵部里人尽皆知,威风扫地,觉着所有人看过来的目光都藏着古怪,和之前相比,简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