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政的巨大的群众基础。

如此巨大的力量, 内阁之中, 哪一个大臣愿意站出来,站在张静一的对立面,便会迅速的得到无数大臣、士绅和士子的支持!

这是何其巨大的力量,只要善用,便可让自己迅速在内阁之中脱颖而出,到了那时,想一想看自己的份量?

如此一来,将来左右朝局,甚至直接取代黄立极,也未可知。

哪怕退一步,将来也可以类似于司马光一样的形象,名垂千古,为人所传颂。

这对于李国而言,是有着巨大吸引力的。

此番,天启皇帝竟将张静一喻为周公,令李国心里暗暗不悦,周公可是孔夫子都要推崇的圣人,在儒家的地位,不比孔夫子要差。

陛下推崇至此,这还不够明显的吗?

只是……他没吭声。

因为他非常清楚,这个时候若是多言,对他没有什么好处。

张静一自然在这个时候开始谦让。

天启皇帝此时满心惊奇地道:“张卿,这黑麦,你是如何得知世上竟有此神物的?”

“因为从前我们的观念错了。”张静一斩钉截铁的道。

“观念错了?”天启皇帝诧异的道。

那朱由检更是开始津津有味地听起来。

张静一点点头,接着道:“在从前,我们的观念是,我中原便是天下,周边虽有些许藩国,可这些都是天下的边边角角。哪怕是郑和下西洋,一路向西,至昆仑州,见识过天下广袤,我大明依旧还存此观念,所谓天下,无非九州而已。”

“可是……天下当真只有这九州之地吗?我大明的物产,当真是无所不有吗?陛下,这天下太大太大,以至于连我大明,也不过是偏居于一隅之地,天下的人种也是多如牛毛,这普天之下的物产之丰,乃至于连我大明,也未必能有。那些对我大明而言,有巨大利益处的物产,我大明视而不见,闻所未闻。这样下去,怎么可以呢?”

顿了一下,他继续道:“就说这黑麦,也是臣派人四处打探,这才得知的东西,陛下可知,此物的原产地,距离我大明有多远吗?”

天启皇帝显然没什么耐心,便立马道:“你别卖关子!”

张静一道:“有上万里之多,万里之外,也有一处地方,居于极寒之地,可那里……照样也有无数的人繁衍生息,他们依靠这黑麦进行耕种,将这黑麦,当做他们的食物,他们先是一个村落,继而养起了一个城镇,而后建立起一个个的国家。所以臣才以为,大明若要中兴,效仿那光武是不成的,而是应当着眼于四方之地,要令陛下的恩泽,真正远播至万里之外。同时,大量了解天下诸国,不但要知其国,还要了解各国的物产,从而使其为我大明所用。”

“一个黑麦,便可解决我大明无数耕地的问题,那么其他的呢?不说其他,便说前些日子,臣从吕宋等地大量收购来的一物,此物名橡胶,有了这橡胶,却有了大用,臣为了囤积,花费了重金,到现在……陛下还没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