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书童到处游历,“启” 字辈里。他是第一个读书有成的,窦家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也难怪二太夫人不满了。

不管前世还是今生,窦昭对窦启俊的印象都很好,觉得他是个刚正不阿的人。加之不管出于怎样的考虑,她名下的产业能这样风平浪静地拿回来,她还是很高兴的。

不过,她记得窦启俊好像是壬戌年,也就明年中的进士,恐怕父亲无缘指点窦启俊的课业了。

“但愿伯彦没去静安寺胡同读书的机会,” 她嘴角弯弯,笑得十分愉悦,“而是书写一段‘一门三翰林,叔侄皆进士’的佳话。”

二太夫人一愣,随后呵呵地笑了起来,连声道:“借四姑奶奶吉言,但愿伯彦有这样的造化。”

“伯彦的学问那么好,二太夫人应该对伯彦有信心才是。”窦昭和二太夫人说着家长里短,用过了午膳,几个人打了一下午的牌,直到黄昏时分,没有吃多少东西的窦昭才回到颐志堂。

窦昭问服侍她更衣的甘露:“陈先生他们今天都在干什么?”

“陈先生和陈师傅他们出去了,段师傅在家里和几个没有出门的护卫说话。”甘露笑道,“说是要好好逛逛京都,顺带也把路认熟了,免得以后跟着夫人出去的时候一问三不知。”

窦昭想了想,道:“陈先生回来了,你过去一趟,跟他们说一声,过几天赵良璧会和三老爷他们一起进京,若是有谁想把家着带过来的,让他们到时候跟着赵良璧一起进京。”

在甘露等人的心里,真定才是他们的家乡,京都再好,也不免会让人觉得孤单寂寞。如果身边多几个真定老乡,日子才过得有滋有味,觉得踏实。

她雀跃地应“是”,道:“我这就去跟段师傅说去。”

窦昭点头,却道:“这个赵良璧,我把他留在真定,原指望着东窦有什么动静,他能给我提前报个信,结果他却什么也不知道。”语气颇为不满。

甘露有些意外。

窦昭从来不这样说身边人的,今天这是怎么了?

她只好笑道:“夫人别生气了,您先喝杯茶,消消气。”

窦昭打量了她一眼。

甘露目光清明,神色平静。

窦昭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又把这话对素心说了一遍。

素心笑容一僵,忙笑着为赵良璧解释道:“赵掌柜那么能干,许是一时没有察觉,等赵掌柜来了,您一问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也许,在王映雪成为妾室的时候,他们的命运就都已经发生了变化。

窦昭和宋墨商量:“等赵良璧来了,我准备把素心和素兰的婚事都定下来。”

正躺在大炕上看书的宋墨一下子坐了起来,道:“这么说,你同意把素兰嫁给陈核了?”

“那也要她们自己愿意才行。”窦昭说着,笑容渐敛,“素心和素兰照顾了我这么多年。他们也应该有自己的小日子了。”

“唉!”宋墨失望地倒在了炕上。“我还以为你答应让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