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差,但在生产大队也不是富裕人家,只能算中等人家。

但覃家人重男轻女,总觉得闺女是替男方养的,嫁人的时候必须要很多的彩礼才划算,要不然十几年的抚养,那不是白搭。

因为这样的思想,前面嫁出去的两个闺女,都是一身衣服就出了门子,对方给的彩礼一分钱也无法带过去。

到了丈夫家里,她们一点面子都没有。日子也不好过,时常因为没有嫁妆,彩礼也一点也没有带去婆家而被婆婆妯娌奚落。

她们的日子不好过,日子过得很差。

覃三丫看见进来的媒婆,知道她要给自己介绍的人家是哪家,心里一百个不乐意。

重生回来几个月,她一直费劲的与村里那位后来有出息的小伙子勾搭,可人家就是不上钩,气死她。

白扑腾了几个月,她现在还没有死心,只是心里对媒婆即将说的那户人家也不感兴趣。

比前世的军人前夫还不如,军人前夫后来有没有出息她不知道,只少比现在要介绍的这人强。

“朱嫂子来了,坐坐坐。” 覃母见到附近有名的媒婆,也笑的忙起身打招呼。

覃三丫低着脑袋不说话不吭声,不愿意搭理眼前进门的朱大娘,事事的。还有喜欢占别人家的小便宜,最喜欢去别人家见到什么都要抓一点回家。

烦人。

媒婆朱对着覃三丫上下打量了几眼,然后拉着覃母的手笑眯眯的说明来意。

当她说出来是谁家的时候,覃父的眉头皱的死死的。那廖家人在周围的生产大队条件是还过得去,可那一家人小气的很。

不是一般的小气,是特别的小气,廖家这一辈就一儿一女,两个孩子也被廖家那对夫妻影响的贼小气,不是节俭不是朴素,是真的小气真的抠门到极致。

廖家那四口人可是远近闻名的铁公鸡,对自己抠,对别人就更抠。覃父觉得闺女嫁去廖家,一点好处都没有,对着覃母轻轻摇头,表示不同意。

朱媒婆即便是三寸不烂之舌,也说服不了覃父。

就这样,第一次的介绍对象以失败告终。

覃三丫还不死心,打算继续勾搭那位有出息的年轻小伙子。

可惜那位不上当,也压根儿没有看上她。无论她送多少个秋波都没有用。

日子过得宁静,各家各户也不出门,大家都猫在家里,一天只吃一顿,今年丰收,各家各户基本上都还有一些余粮。

吃喝上也没有大问题,杨清的日子过得悠闲,唯一有些不同的是,隔上一些天就能看到休假来找她的顾朝阳,司马昭之心,人皆有之。

杨父杨母已经搞清楚顾朝阳家里的基本情况,很是同意这门婚事,只是闺女自己还没有点头,她们也只是在边上敲边鼓。

杨清最近被父母那边鼓敲的很是无奈。

这不,一大早的,刚吃完早饭。杨母不知道怎么左拐右拐的把话题拐到找对象上面去了。

“清清,你想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