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

赵匡胤坐在洛阳新都的酒楼最顶层的雅间里,悠然自得的看向刚刚开启的天幕。

还是这个位置好,不比宫中的高楼差。

而且,他很满意的环视一下四周,不远处就是皇宫的城墙,这次的宫城总算是比汴梁城中的皇宫要大了。之前的,憋屈得很。

总之,这样的日子已经成为过去了,赵匡胤快乐的想。

他又看向自己的右侧,园林之外的道路走到尽头,就是北宋新建的洛阳大学。

洛阳大学目前还只是个雏形,空有建筑,还未有真正投入教学,但洛阳已经涌入了不少的读书人甚至是大家。

想必,这期结束后,关于洛阳大学的章程也就可以完全的落定了。

思及此,赵匡胤更快乐了。

……

【教育的重要性相信不用up主再多说什么。】

【就算是在街上随便扯一个人,上至八十,下到八岁,都能说上一大堆。】

【春秋战国时期的时候,我们就有了“孟母三迁”,现在,学区房学位房的概念更是深入人心,成为了新时代家长头顶的一座大山。】

【可以说,华人对于教育的重视和愿意为之投入的心血以及金钱,在全世界来说都是出了名的。】

【这当然也是因为我们在这方面有着很好的历史传承。】

【科举制,这一教育选材制度,即使放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独一份,里程碑式的存在。】

古代。

“恭喜高中!”

传信官将新鲜出炉的科举名词送到成功登科的学子家中,赢得红包和喜气洋洋的鞭炮声。

之后,状元巡游,赴宴曲江,顿时迎来人生最高光时刻。

现代。

“我考上了!”看到分数的一刹那,无数学子欢欣雀跃,和父母朋友拥抱。

接下来,各种升学宴、状元的电视采访......他们开始进入到人生的新旅程。

【UP主私以为,在讲古代教育的时候,可以将唐朝作为分水岭。】

【而这也暗合了不同的统治形态。】

【唐朝之前,是贵族教育,也是贵族统治,唐朝之后,是精英教育,也是精英统治。】

……

身处在分水岭的唐朝,李世民对精英教育和精英统治还不是那么的印象深刻。

但是对于贵族教育,贵族统治,他可太清楚了。

他在心中冷笑一声:“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皇帝。可不就是贵族统治!”

在世家鼎盛时期,皇帝不过是个符号。

直到前隋,这样的情况这才稍微好转。

但一直到现在,贵族门阀依然势大,七大集团根深蒂固。

他为什么要让高士廉重排《氏族志》?

仅仅是因为他要抬高皇族吗?

当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