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多问了几句你怎么还动气了, 难道这事儿我还问不得了?”

“就算是我问不得, 那陛下难道也问不得?咱们总得知道你这产粮到底是真是假,才能想着以后如何处理。”陆盛明继续说道。

吕靖心中冷笑,面子上却不露分毫:“陆大人担心的是,不过本官的为人陛下也是知道的,从来不是那种弄虚作假之辈,农庄从春种到收获,所有的记录都在奏折之中,陛下看了便能一目了然,此事确确实实是大周朝的大好事儿。”

陆盛明却追了一句:“吕大人,本官就是想不明白一件事,既然这旱稻的种子有诸多的好处,怎么这些年来从未有人提起,你工部也闷不吭声的,这若是能早发现几年的话,岂不是能养活更多的百姓?”

吕靖的眉头微微一皱,他算是明白了,陆盛明根本不是怀疑他拿出来的产粮,而是要拿旱稻的种子来作妖,一句发现的太晚竟是想要把他们工部的功劳都打压下去。

吕靖心中怄火不已,面上却更加冷静,淡淡说道:“陆大人从未下过地,种过田,自然是不知道其中奥妙的,陛下,不如让赵大人来为大家解说一下,他是此次农庄的主事人,知道的反倒是比微臣更多一些。”

皇帝像是没看到方才他们几人的唇枪舌剑,笑盈盈的看着赵九福问道:“既然如此赵爱卿不如详细说说,说实话朕心中欢喜的很,但也有几分疑惑。”

赵九福在来之前倒是打过草稿的,这时候在几位尚书大人的注视之下缓缓道来,从去年年底开始的计划,到现在的成果,从头至尾无一遗漏。

说完之后,赵九福还顺带解释了一句:“陆大人,其实旱稻种子在往年也有过普及,不过都是当地官员主张的,一时半会儿没有大波浪,咱们远在京城,知道的晚一些也是理所当然,再有一个,就算是知道了,百姓们总是谨慎的,种地的农民也喜欢用自己用习惯的种子,生怕其他地方传来的不耐受,反倒是坏了收成。”

陆盛明冷哼了一声,淡淡说道:“那农庄的产粮本官没瞧见,不过赵大人巧舌如簧,本官倒是深有体会。”

李松仁也不知道是站在哪一边的,这会儿忽然笑盈盈的说道:“无论如何此事可是大周大大的好事儿,若是百姓家家户户都能增产的话,那国库又能丰盈一些。”

他不知道想通了什么事情,这会儿倒是不怀疑了,甚至十分期待的样子,让赵九福有些弄不清楚这位李尚书到底是什么套路。

皇帝也是哈哈一笑,点头说道:“确实是大喜事,只是赵爱卿,为何你奏折之中写明了,此精耕细作的法子很难推广,反倒是推荐粗种的法子?”

赵九福对这问题早有预料,很快回答:“启禀陛下,精耕细作的法子虽然出产粮食更多,但一来需要壮劳力更多,堆肥的方式也更加精细,百姓家中农作工具不一定齐全,也不一定能有牛耕,所有土地想要精耕细作的话反倒是不现实。”

“相比起来,粗种的方式更好一些,他耗费的精力更少,从堆肥和收获需要的人力也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