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仓库那边的事,他更不敢出差错,不由后悔,前面和顾大山硬碰硬,将事情拖了下来。

在上个月不过是自断一臂的事,拖到现在能保命就不错了。

他有意想让孙友福帮忙搭个手,拉他这一把。

但是孙友福还有几个月就退休了,一直不接他的话茬,他正想着,要不要砸点现钱进去,砸多少合适?不妨一抬眼,就看到徐坤明和沈爱立聊了起来,心里暗道了一声:倒霉,竟真教沈爱立搭上了徐坤明来。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他和沈爱立之间,在车间闹的那一次矛盾,倒还不算什么大事,但是后头他试图给沈爱立下药的事,竟然让沈爱立知道了,这就让他不得不提防了。

事实上,爱立打的就是这个主意,徐坤明让她提意见,她不便立即就提食堂,怕引起领导的不快,只说哪里都好,自己真没什么意见。

徐坤明知道她是不敢说,劝道:“沈同志不要有顾虑,要帮助厂里和你一起进步才是,自家人更不能说两家话。”

见徐厂长不是客套,而是真有改进的想法。她就斟酌着说了食堂食品安全的问题,拿上次食堂中毒的事举例,又说在青市那边看到食堂还有安全监督员,专门盯着厨房的安全卫生问题。

上次的中毒事件,造成十几位员工住院,一位女员工流产,他当时就让顾大山去报了案,最后虽然查出是乌龙,但是这件事还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上了《汉城晚报》不说,他也被卫生局的领导喊去问话,耳提面命他要注意食品安全问题,这在他还是头一回。

后来每周三,他都会和工会会长、医务室的医生、食堂管理员和炊事员中的卫生组长去检查食堂卫生,但是收效甚微。

他听说,今年一年仍旧有很多员工不放心在食堂就餐,宁愿多花费一点时间,回家自己做,有的干脆就吃一两口自己带的冷饭菜。

他也清楚,食品安全问题,不是他说安全就安全的,上次的影响实在是太坏,短时间内都很难消除。要真是能彻底打消大家的疑虑,解决食品安全隐患,无论是对单位员工,还是对他们国棉一厂的对外形象来说,都是一桩好事。

但是他觉得,这个问题,怕仅靠安全监督员一个人是很难解决的,将他的疑虑和沈爱立说了一下。

“沈同志,我想,若是设置一个固定的岗位,等安全监督员和食堂工作人员处久了,难免会造成岗位虚设的现象。”

爱立想了一下,忙道:“厂长,如果这个安全监督员是轮换的呢?就是由各个科室的工作人员轮岗,是不是更好一些?每人就中午一个小时,我们不设固定岗位,可以将这一个岗位的工钱,拿出来补贴轮岗人员一餐午饭,这样大家也会更有动力一点,您意下如何?”

这个建议,徐坤明觉得可行,且并不会造成大的财务支出。

笑道:“沈同志的这个建议很好,我就说你先前是谦虚,你看你这一提,不就给我们厂解决了一个难题!食品安全问题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