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罪的折子(yimixs)•(cc), 托恭王、文祥代呈✏(一米小.说)_[(yimixs.cc)]✏『来[一米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yimixs)•(cc), 自个儿便打道回府了。

蔡寿祺的折子,响应如斯,上边儿都说了些什么呢?

是这样子开头的:“坊间喧传,有景和者,索绰络氏,镶白旗人,前于部库当差,劣迹斑斑,奉旨革名。本应洗心革面,两世为人,孰料人前人后,捏称军机大臣宝鋆为其‘二叔’,于珠市口开设聚珍楼,招摇撞骗,无所不至。”

折子里说,这景和,“内则上自朝官,下至部吏,外则大而方面,小而州县,无不结交往来。或包揽户部报销,或打点吏部铨补,或为京员钻营差使,或为外官谋干私书,行踪诡秘,物议沸腾。”

笔锋一转,“尤为骇人听闻者,众口凿凿,安徽军费报销一案,替皖员关说大臣、过付贿银者,即景和也。”

接着痛心疾首,“臣思现值朝廷整饬纲纪之际,大臣奉公守法,辇毂之下,岂容若辈借势招权,干预公事,煽惑官场,败坏风气?应请敕下有司,严讯景某,查问端详,俾得实证,而后知绳以何法矣!”

来到最关键的部分了:“军机大臣宝鋆,及跻枢要,再领部务,受恩既深,位份又重,原应戒慎恐惧,如履薄冰,以报皇上、皇太后特达之知。孰料牵连于小人,污名于贪渎?设若该大臣履行清洁,户枢不蠹,奸邪何能乘之?总是素行不谨、修身不饬之过!”

紧跟着画龙点睛:“臣窃谓进退大臣与胥吏有别,胥吏必赃证俱确,始可按治,大臣当以素行而定其品评,朝廷当以其贤否而严其黜陟。”

最后,“宝鋆受累于景和,素行之亏,品评已定,众口佥同,非臣一人所能独讪。朝廷当明其黜陟,该员亦当知所进退,以避雷霆之怒,以辞斧钺之诛。”

好文章,好文章。

人物:景和,地点:聚珍楼,事件:过付贿银。通前彻后,一一摆出,意思是,宝某人,你的底细,都在我们掌握之中,你可要认清形势!

嗯?只是“坊间喧传”,纵然“众口佥同”,亦不足为凭?好啊,要不要我们“严讯景某,查问端详,俾得实证”?

什么叫“而后知绳以何法”?意思是,真到了“严讯”那一步,就是“绳以法”的时候了,你再告饶,可就晚了!

呃,那,那,要我做什么呢?

做什么?“知所进退”啊!不然,哼哼,看“雷霆之怒”!

还犹犹豫豫?别再不知好歹了!拿受贿说事,不及其余,本来就是避重就轻了!再说。已经给你留了多大的面子?通篇都没直接说你收钱。还反复说你是被景和拖累的。甚至说景和“捏称”你是他“二叔”——其实,你们的亲谊虽然远了点儿,到底不是假的!

那句“大臣当以素行而定其品评,朝廷当以其贤否而严其黜陟”,看似高标准、严要求,其实是给你找台阶下啊。

再怎么说,“嫌犯”的名声,也比“人犯”好听点儿吧?你下去之后。私下底,还可以假模假式地抱怨:“谣言杀人!”

想一想你都干了些什么?就你干的

(yimi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