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提到敦柔,”恭王笑了一笑,“将来,她生的孩子,还是承嗣的嫡子——这,我倒是有点儿尴尬了。”

荣安公主、敦柔公主,都是关卓凡的正福晋,所出都是嫡子,不过,若荣安公主做了皇帝,她之所出,就得姓爱新觉罗——至少,承她的嗣、继她的统的那个子女,必须姓爱新觉罗。就算荣安的子女之中,有人归于父宗,可是,你这一支,不能“两头占”——又做皇帝,又承父宗的嗣,所以,只要荣安公主做了皇帝,将来承关卓凡的嗣的,一定是敦柔公主所出。

文祥也笑了一笑,没说什么。

他晓得,自己提及敦柔公主,并不会真的叫恭王“尴尬”,而且,彼此或虚或实的点一点敦柔公主,也是很有必要的,

荣安公主做皇帝,敦柔公主所出承嗣,自然而然,解决了一个将来必然会发生的、非常重大的麻烦——都是正福晋,所出都是嫡子,则谁之所出,承关卓凡之嗣?说的再明白一点,谁之所出,承继“轩亲王”的爵位?

“轩亲王”这个爵位,目下还不是“世袭罔替”,可是,谁都晓得,这是或迟或早的事情。

文祥隐隐觉得,恭王在荣安公主继统、承嗣一事上,一默无言,同他的外孙,将承继轩亲王的爵位,未必全然没有关系,不过,这个事儿,不能说破,只能“默喻”。

“将来,”恭王慢吞吞的说道,“是否有人,也要‘与国同戚’?——这,还真是不无可能。”

“六爷,”文祥盯着恭王,“如是,如之奈何?”

“也没有什么太大不了的,”恭王平静的说道,“那就让他们‘与国同戚’好了。”

啊?

文祥愕然——什么意思?

“下五旗既然可以‘抬进’上三旗,”恭王说道,“那么,功勋亲王所出,也不是不可以‘抬进’宗室的嘛。”

微微一顿,“这位‘功勋亲王’本人,不也是这么‘抬’进来的吗?”

啊——

就是说,不仅仅限于继承了“轩亲王”爵位的“本支”——亦即“大宗”,只要是关卓凡的子女,不论嫡庶,统统“抬进”宗室,比肩于爱新觉罗。

目下,关卓凡的几个孩子,都有爵位,不过,都是“世爵”,不是“宗爵”——就是说,就目下的情形来说,关卓凡本人,入玉牒,用黄金带,是地道的宗室的身份,将来承嗣的“大宗”,亦即承继“轩亲王”爵号的“本支”,亦入玉牒,也是用黄金带的宗室身份,可是,其他支庶,就不是宗室了。

“他们只不过是要一个‘宗室’的名位,”恭王说道,“为什么非得‘治一经、损一经’?为什么非得‘姓关的’取‘姓爱新觉罗的’而代之?‘姓关的’和‘姓爱新觉罗的’,为什么就不可以……一荣俱荣、皆大欢喜?”

文祥微微的张开了嘴,真正是“挢舌难下”了。

“如此,”恭王说道,“国家不过多设几个宗爵而已,且‘世袭罔替’的,只有‘轩亲王’一支,其余皆是减等袭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