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大队长面对那架前掠翼式战斗机的拔高,根本无能为力,甚至根本无法纳入攻击包线内。

在歼-20“威龙”出现引擎故障,瞬间失去了速度的那一空档,一下子超越了歼-20“威龙,”高度换速度,机动换速度,能量空战技的要诀。

“能量机动理论”之父,能量空战技创造者,美国空军少校约翰伯伊德也同样是一名顶级空战格斗老鸟而且又懂航空工程的大牛。

和林默很像,不是吗?

内华达州的内利斯空军基地中1953年至1960年间,3000多小时的飞行对抗中,约翰伯伊从来没有输掉过,通常在10来秒里就把对手搞定,赢得了“40秒钟伯伊德”的美名。他的“招牌”机动动作是“铁板烤鸭”(flat-platingthebind),就是像电影《壮志凌云》里汤姆.克鲁斯扮演的主角在遭到敌机追击的时候,突然减速拉起,让敌机冲到前头,然后轻轻一个鹞子翻身,就咬住了敌人,就靠这一招,在许多挑战者的擂台赛中赢得了许多酒钱。

林默的一招赫布斯特逆转已经深得能量空战技的精髓,在兜回机头的一瞬间,带着雷霆一般的轰鸣声冲着歼-20“威龙“呼啸而至。

蒋大队长几乎早巳经放弃了。

“威龙”的高度正在不断丧失,他能够维持住机体不坠落都已经非常难得。

哪怕林默不发动攻击,只要远远地跟在后面,估计没多久,这架“威龙”就得不得不找地方迫降。

轰!

x-8“妖孽”未放一枪一弹从歼-20“威龙”身侧几乎擦着“威龙”的翼尖呼啸而过。

没开火?

林默这是要干什么?

蒋大队长吃惊不已,他完金猜不到林默这家伙想干什么。

不,不对,刚才那机翼!那机翼有问题!

难道自己眼花?

那不是之前看到的前掠翼机型。

王牌飞行员是世界人类最强视力的拥有者,怎么会可能轻易看错。

但刚刚出现在自己眼前的后掠翼战斗机是怎么回事?中轴机体部分是那么眼熟,之前爬升的时候还是前掠翼来着。

难道还有第三架战斗机?可是模拟器只有两台。

“变形翼“。

蒋大队长完全失态地驾驶舱里大吼瞪大了眼睛,张大嘴久久合不拢,脑海里满是那个前所未见的战斗机身影。

前掠翼就已经是了不得的气动力设计,人类到现在为止还没能完全将其技术和材料成熟化,但是前掠翼和后掠翼的变形机构直接把他震到马里亚纳大海沟里去了。

F-40“雄猫”的后掠变形机构已经是为各国战斗机生产商依旧津津乐道,甚至仍然不算过时的经典设计,“雄猫”的淘汰其根本原因不是技术落后,而是生产和维护成本过高。

蒋大队长的视野里再次一出现“妖孽”的身影和刚才擦身冲过仅隔了短短几秒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