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他, 这里的人, 似乎非常仇视燕人。

仇视?纳罕很郁闷,想着那天数十人疯狂殴打一个人的场景,不解之余还多了一分畏惧。

当然在温文尔雅又骁勇善战的纳罕将军看来,那根本不能称之为畏惧,只是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本能避让罢了。

是的,一定就是这样。

这些野蛮的晋人,枉费了诸子百家的教化。

因此在酒馆一事之后,纳罕虽然心中对所谓的土匪再次报以不屑,却再也不愿意随意出门晃悠了。

这直接导致纳罕将军绘制地图的任务半途而废了。

只是半途而废的话……回去了即便能交差,也不会太好了。

——一匹千里神驹的诞生,自然是值得庆祝的,何况是谢神策自己的那匹踏雪骅骝的后代。

不负众望生下马崽的踏雪骅骝十分虚弱,谢神策亲自照顾了几天,直到小马驹能过自由撒欢。

纳罕将军所担心的一切,本就不是谢神策应该关心的,他才不会管,在确认踏雪骅骝无恙之后,便投入了华夏城如今面临的重要问题上。

粮食,还有兵员。

当初晋帝向谢神策寻求富国强兵的方法,谢神策以讲武堂应对。

讲武堂确实能够在诸阀林立的大晋朝堂上,为晋帝分担负担,也能够适当分权,削弱世家门阀对皇权的分散,但就如晋帝所察觉的那样,这对于治本,作用终究是不大的。

晋帝有所察觉了,谢神策更是无比的明白,讲武堂,只能管一时,最多二三十年,不能管一世。

为什么?

讲武堂其实已经是在根本上动摇了世家士族的力量,但其实,还有更厉害的法子。

谢神策没有说。

他也不敢说。

那就是——分田地。

这个分田地,不是千年之后为万世开太平的那群人一般,带着锄头刀枪去打土豪,而是……另一种分田地。

即丈量天下,将地主固有之外的土地,全部分给百姓。

这是很庞大的工程。

谢神策不敢说,其实也还不是因为这项工程太过庞大,而是因为,这项工程根本无法开展。

纵观谢神策当年学习过的历史,大规模丈量天下的工程,开展过几次?

不是因为国力不够,甚至不是因为豪绅会反对,而是,这项工作,根本上就不会有几个人敢于尝试。

春秋以后,井田解体,私田合法化,使得私人占有土地、私人财产不可侵犯成为理所应当的规矩,于是大地主大世家占有数量巨大、质量上乘的土地,变成了常态。

随后,整个天下人都觉得,这是应该的。世界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不是么?

在这种思想下,不早说将地主的土地分给百姓,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就算是重新丈量土地,对于君主而言,都是一件极富挑战性的事情。

因为即便不分地主的土地,分荒地,对地主们来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