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白新河,向天津主城区推进的时候,帕特里奇不得不做出一个非常关键的选择,那就是要不要立即攻打天津。

原因很简单,只要美日联军攻入了天津主城区,他就没有选择的机会了。

如果按照之前的计划攻打天津,美日联军就得投入更多的兵力,争取在十二月十日之前打下天津。如果不打算投入更多的兵力,帕特里奇就得让美日联军呆在天津主城区外,甚至得主动退回来,等到天气转暖后再发起进攻。

对帕特里奇来说,这肯定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抉择。

从政治上讲,美日联军肯定不能退。要知道,攻打京津地区,不仅仅是军事行动,也是政治行动。对美国来说,只有在打下北京之后,才有足够的理由宣布从中国撤军。对日本来说,占领北京是日军在华军事行动合法化的必要基础,也是在美军撤兵之后,日本主导北方战场的必要基础。

问题是,以美日联军现在投入的兵力,肯定无法及时打下天津。

增兵的话,就只能提前动用D集团军。

虽然D集团军已经完成整编,顺利的话,数日之内就能到达前线,并且参加战斗,但是在帕特里奇的规划中,D集团军是攻打北京的预备队。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原计划,即便在打下天津之后,帕特里奇都不见得会立即动用D集团军,而是要等到攻入北京之后,在无法立即拿下北京的情况下,才会让D集团军出动。由此可见,如果动用D集团军攻打天津,不但在进攻北京的时候没有预备队了,就连在打下天津之后,也不见得有足够的兵力攻打北京。

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帕特里奇还会仔细斟酌。

可惜的是,现在连这个时间都没有。

以美日联军的推进速度,帕特里奇必须在一天之内做出决定。

可想而知,当时帕特里奇的压力有多大。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帕特里奇只能尽量从军事角度出发。在决定是否出动D集团军的问题上,帕特里奇还得想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就算出动了D集团军,美日联军也没有绝对的把握在十二月十日之间拿下天津。

要知道,D集团军最快也只能在十一月三十日投入战斗。也就是说,只有十天的时间让美日联军攻打天津。就算在此之前,C集团军为攻占天津打下了基础,甚至在天津主城区里站稳了脚跟,因为城市攻坚战的变数太多,东北军肯定会不惜代价的死守天津,所以没有任何人敢保证在十二月十日之前打下天津。再说了,就算在十二月十日之前打下了天津,如果在此之前的战斗中损耗了太多兵力,不得不花时间调整部署,甚至是重新集结进攻部队,美日联军也就无法立即发起攻打北京的作战行动。到时候,仍然得拖到十二月底,也就同样得错过攻打北京的最后时机。

出于这一点,帕特里奇做出了暂停进攻的决定。

只不过,他还没有来得及下达这道命令,一份从五角大楼发来的作战命令就让他不得不改变决定。

显然,这是美国当局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