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各埋伏一万弓弩手,静静地敌军的水师到来。

南诏军水师大将王兵各约四十岁,为南诏大军将,几次对唐朝的战争他都参与,亲眼目睹了唐军的软弱,稍微强击,便即溃败。李宓兵败,伤病多是一回事,更重要是士气极为低落,还未交战,唐军便四散逃命,实在让人轻视,唐朝有这样的军队,居然还占领这么大的土地。王兵各是极力主战派,希望南诏能取大唐而代之。这次他为副将奉命断李月军的后路,心中极为渴望一战,天刚黑时,他得到主将洪光乘的传信,唐军已被引诱南下,他遂命各船起锚,顺流而下,准备先断唐军粮道,再攻其背。这时已是七月,连下了几日的大雨,河水暴涨,水势更是湍急,大船的速度急快,

一个时辰后就行出了近五十里,前面便是西洱河上水流最急的鹅颈湾,王兵各坐在中间的大船之上,正在考虑对唐军的下一步作战。突然前方传来巨大的撞击声,王兵各还没反应过来,就感觉自己的坐船重重一顿,王兵各被甩了出去,同时听见了木头破裂之声,他忍痛爬起冲出舱外喊道:“出了什么事!”

“大军将,好象前面的船撞到什么了!”

正当王兵各诧异间,突然前方出现了冲天的大火,前军的战船纷纷被点燃,船上士兵乱成一团,突然一支狼牙箭“嗖!”地射来,正中他的左肩,他一个踉跄,跌倒在地,旁边的亲兵赶紧上前将他扶起,送进舱内。这时王兵各已经隐隐看见,岸上竟是密密麻麻的人影朝河中射箭,右岸也是。

“唐军!唐军!有唐军的埋伏!”前方船上传来手下的嘶喊声,王兵各脸色苍白,他知道自己中了埋伏,更痛恨自己的大意,竟未派人先搜索沿岸,说到底还是因为自己太轻视唐军了,轻敌者必败啊!

“大军将,唐军不是跟洪大军将走了吗?怎么会在此地出现?”旁边的一名亲兵问道。

“我也不知道!”

外面的南诏军喊声、叫声一阵比一阵凄惨,刚开始南诏军躲在舱内,当大火烧来的时候,舱内的士兵忍不住高温,纷纷逃到后面船上,谁知唐军的箭矢如雨点般射来,逃跑中南诏军根本无法逃避,纷纷中箭落江,沉入江底,返回船舱取盾的士兵则再难逃出,大多被大火所吞没,活活烧死在船中。王兵各在亲兵用盾牌的护卫下,勉强跳到了下一艘船上。就在这时,一只铁皮圆桶正好抛到王兵各的脚边,上面还冒着白烟,正当众人奇怪之时,那铁皮桶突然惊天动地的炸开来,王兵各只看见眼前一片血红,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唐军的铁皮火药桶威力极大,这次为了避免误伤,桶内没有装铁丸,只是填实了火药,巨大的冲击力要么将船炸得粉碎,要么将船炸开一个洞,要么就是落在水中,激起的巨浪将船掀翻。

在大火、弩箭和火药桶的三重打击之下,南诏军水师的两百多艘战船象一队活靶,竟全部被摧毁,慢慢沉入江底,三万多南诏军除极少数水性好的抱着木板顺水漂走逃得性命外,其余皆死于江中,主将王兵各被一只火药桶炸得粉身碎骨,皮肉不存。

巧合的是,一个月前,正是在这里,五万唐军被南诏军全歼,尸体也全部沉入了西洱河,当初这些在河边哈哈大笑的南诏士兵,一个月后,竟也遭受了同样的命运,正是天网恢恢,报应不爽。

西洱河上冲天的火光和巨大的爆炸声在几十里外都能耳闻目睹,南诏军主将洪光乘和后面佯追的蔡明德都同时发现这一情况,老将洪光乘立即意识到是王兵各军遭到了唐军的伏击,后面的追兵定不是唐军的主力,自己竟被敌人愚弄了,他又气又急,命令全军火速赶回西洱河边援救南诏军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