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绿敏的二哥赵漠和李月同岁,今年已经二十六岁了,去年进京参加武举得了功名,李月便命他随荔非元礼北上,在他帐下做一名果毅都尉。

“相公!你今天可喝了不少酒。” 赵绿敏一边给李月脱去外衣,一面略为埋怨地说道。

“难得这次聚会,心里高兴多喝了几杯,娘子不要见怪!”

“你和父亲都决定让我哥哥从军,我娘挺担心的,这几年唐军败多胜少,死的人太多了,要是哥哥有个什么闪失,二嫂和几个侄儿女可怎么办?”

“赵漠也坚持要参军,我也没办法,本来我要安排他去江宁县任县尉,可他不肯,非要从军不可,只好让步于他,不过娘子放心,唐军兵败主要看主将,你夫君我不是从没败过吗?”

“你真是厚脸皮,‘老鼠上秤,自称自夸,’打了几次胜仗,就尾巴翘上天了。”

赵绿敏的脸依在丈夫的胸前,动情地说道:“夫君可千万要小心啊!不然我们母子可怎么活!”

李月轻轻揽过妻子的腰,妻子虽已为人母,但依然和当年一样的美丽、苗条,李月心中一荡,遂低低地说道:“今晚我就睡在你房内了。”

“可是今晚你应睡到蘅妹那里的。”

“我不管!还有小影和她睡呢!”

“好吧!让我去给蘅妹说一说,还有相公答应的,明天带我们去苏州,不许赖哦!”

“我知道了,你快去吧!”

第二天,李月起程前往苏州,接受浙东观察使韩滉的述职,之所以把与韩滉的会面也安排在苏州,是考虑让韦黄裳也一起参加会商。

李月的座船沿运河南下,除李月的主船外,另还有两艘兵船护卫,由王元楷与李即墨各领二百人于一前一后担任护兵,另外太湖帮也派出了大量的暗哨,防止李璘余党行刺李月。

江南一地虽曾有南朝的繁盛,但自隋、唐两朝以来,全国的经济中心一直在北方,开元二十八年之时,江南十五州的人口仅二十二万户,占全国的四十分之一,税赋更微不足道。天宝以后,北方数次大灾,李隆基命北方灾民就食于江南,使得江南人口大增,税赋也开始占到全国的半成。安史之乱后,北方百姓为躲避战乱,开始大举南迁,到乾元元年时,整个江南道已经达到一百二十万户,增加了六倍,而且现在仍然在猛增,虽然如此,但总人口在全国占的比重还是仅有一成。移民的大增,由此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也开始大量出现,好在江南土地肥沃,水量充足,只要勤于耕种,就算赋税沉重,也不会出现饿死人的情形。目前,全国的产粮和税赋重地主要集中在两湖、荆宛、关中、四川、河南、两淮、江南,李亨分割江南道、控制两湖、荆宛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李月以四川换江南东道仅十五州,对于李亨来说,并没有吃亏。

赵绿敏正在和李月谈论两岸的景色,李晨幼小,故没有随行。林之蕙正和李影窃窃私语,她俩都是第一次来江南,沿河的景色和民俗都让二人感到十分新鲜。

第二天上午,船已快到了无锡县,从无锡县进太湖,走胥江便到了苏州。李月正在给林之蕙讲述无锡的典故:“有锡出,天下乱;无锡出,天下清”故名无锡,林之蕙看着儒雅的夫君,眼里流露出迷醉的神色,连李影在一旁偷偷的笑,她也没有看见。

“夫君,好象有人在喊冤。”赵绿敏从后舱走了过来说道,今天她有点晕船,所以一直卧着休息。

李月点点头,他早就听见了,似乎是两个小女孩的声音,他遂下令道:“停船,靠岸!”

由于李璘初定,江南的吏治尚乱,地方官也多良莠不齐,地方豪强勾结官府欺凌百姓之事层出不穷,以致于拦轿告状之事时有发生。金陵、润州、常州的官员,李月早拜托岳父赵显推荐,所以还算不错,而苏州一带由于韦黄裳刚刚任职,尚来不及清理。

“报大将军,喊冤的是两个小女孩,为姐妹二人。”即墨过来报告道。

“带她们上来”

很快,两个小女孩被带了过来,这是两个不到十岁女孩子,姐姐约十岁左右,妹妹大概只有八岁,大一点的女孩见到李月,便立刻跪下喊冤,小一点的女孩则跟在姐姐身后,怯声声的跟着叫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