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她也不知道父亲是如何向先皇解释她和萧应.星之间的事情的,只知道在他进了一趟宫之后,先皇随后就颁发了赐婚圣旨。

这件事情,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有心人自然也发现了这桩婚事是在她父亲裴修进宫了之后才赐下来的,那显然不是先皇故意要埋汰裴家,而是裴家主动选择了萧应.星。

这就相当让人费解了。

以她当时的出身,嫁给一个皇子做皇子妃并不稀奇,甚至可以说,若不是太子年长她太多,早已娶妻生子,她就是做太子妃也不会让人觉得意外。

可先帝有十几个儿子,裴家却独独挑了其中最不得宠的那个,这就让很多人都想不通了。

当时的舆论漫天,说什么的都有,甚至有人在背后猜测,是不是裴相公对太子感到不满了,想要扶持一个皇子与之打擂台?

至于为什么会选择一个最不得宠的,自然是为了显示一下裴家的能耐了。

毕竟,能扶持一个皇子上位并不稀奇,但能扶持一个平日里根本就没有存在感的皇子上位……恐怕就只有屹立了百余年不倒,在大晟根深叶茂的裴家才能做到了。

就连当时的太子萧应廷也坐不住了,他连夜抬着礼物到裴家拜访,态度十分谦卑地询问——“姑父姑母是不是对我有了什么误解?”

连“孤”都不敢自称了,可见心里的确对此事十分不安。

父亲为了消除一国储君的戒心,只能自曝其丑,说是她与九皇子萧应.星先有了私情,他们做父母的无可奈何,才只能顺着了。

换言之,只是她裴长华选择了萧应.星,并不是裴家选择了他。

萧应廷对这个说法半信半疑,但既然她父亲那样说了,也算是间接地表示了“不选边站”的态度,太子只能满肚子不放心地离开了。

随后舆论就转为了对她的嘲笑,有说她眼光不好的,有说她自甘下贱的,说什么的都有,反正都很难听。

她不怪父亲,她知道父亲此举只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裴家。

毕竟,裴家除了她的父母,以及她嫡亲的四个弟妹之外,河东老家还有几百上千口同宗同族的亲人。

这么多人的将来,父亲不敢压在她一个人身上,也是情有可原的。

她是父母精心教养出来的嫡长女,并不是懵懂无知的少女,自然知道自己既然享受了裴家带来的荣耀,就应该最大限度地保护好自己的家族。

因此她郑重向父亲承诺道:“父亲,您放心,等我和他成亲了,我们一定关起门来过日子,绝不会掺和外面的事情的。”

她甚至想过了,等再过两年,就让萧应.星去求了他的父皇,远远地给他划一块封地,天高皇帝远的,他们自去过潇洒自在的日子。

虽然到时候她就要远离父母亲人,但是至少离开了舆论中心和权利中心,也算是对裴家另一种形式上的保护。

父亲听了她的话,半晌无语,最后无奈叹气道:“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