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老妇人听到这里,急忙接话道:“是啊!我们真的很感激,若不是你们,我们全家都要冻死、饿死了……我也是听村里的李三从镇上回来,说赵县令将救了全城百姓的恩人们请了回来……我就赶紧去地里摘了自己种的菜,给你们送了过来。”

说到这里,她脸上的表情有些不好意思,“乡下地方,没什么值钱的东西,胜在是刚从地里摘下来的,很新鲜……还望贵人们不要嫌弃……”

蒋清漓连忙安慰道:“不嫌弃,不嫌弃,您有心了。”

她心里有些犹豫。

到底该不该伸手接呢?

若是拒绝了,似乎有些伤对方的颜面。

可若是接受了,也有悖于外祖父对他们这些晚辈的教导。

外祖父一直都说,老百姓活得很不容易,一辈子都在靠天吃饭,所以一定不要占老百姓的便宜。

赵艰见她这样为难,遂伸手替她接了过来,他笑着说道:“咱们就不要推辞了,不然大娘该伤心了。”

说到这里,他自我调侃道:“说句不谦虚的,我走在村子里,也常有人送我各种各样的东西呢!有河里捉来的小鱼小虾,有自家烙的饼,还有大娘大婶们自己做的针线,可齐全呢!”

当然,这种情况下,他一般都会回以同等价值的回礼。

但心里的那种满足感却是无法形容的。

这说明大家认可他这个人,也认可他做的事情。

顾安域见他说得颇为得意,也笑着接话道:“那说明你是一个好县令。”

务实的好官也不算少,但能做到让百姓人人认可的,那就不多见了。

说明他真正将这些百姓放在了自己的心里。

那位老妇人适时地夸赞道:“我们赵县令可是一个大大的好人呢!既善良,又能干,魄力也不缺,我们都相信他能带着我们过上更好的日子……唯一可惜的是,都三十多岁了,还娶不上媳妇儿……”

赵艰笑嘻嘻的脸顿时就僵硬了。

这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偏秦时在一旁凑趣道:“可不是,我们整个县衙里的人都急得不行,无奈这棵老铁树就是不开花。”

赵艰瞪了他一眼,“你不也是孤家寡人一个吗?还有脸说我。”

蒋清漓想起了二哥说过的话。

他说秦时成亲三年后就丧了妻,也没个一儿半女的,后来就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公务上,也没有动过续弦的心思。

秦时嘴硬地反驳道:“最起码我曾经辉煌过啊!总比你一朵花也不开来得强。”

赵艰的表情更不好看了。

偏那位老妇人不明所以,拼命在一旁点头道:“秦主簿说得是,赵县令您好歹娶上一房,哪怕比你大几岁也无妨,女大三抱金砖嘛!多抱几块也是可以的。”

赵艰的脸色已经黑得不能再黑了。

他今年都三十多了,再抱上几块金砖,那就直接当便宜祖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