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机动,然后到地方后再进行炮击作战,其骑兵们也大量装备火绳枪。

整体火力的强度,在中亚首屈一指,隔壁的哈萨克汗国的游牧民族的骑兵们,给他们提鞋都不配。

但是遇上楚军,还不是被碾压成为粉末,如今只剩下少数人残部东躲西藏,在额尔齐斯河上游,夷播海(巴尔喀什湖)东部、北部等区域苟延残喘。

如今的俄罗斯人也不例外,任凭他们挣扎,但是当大楚帝国认真起来发动北方战略的时候,实际上西伯利亚的中部以及东部地区的归属就已经有了决定。

就俄罗斯人在西伯利亚地区的那点兵力和人口,怎么扛得住大楚帝国的勐烈攻势。

大楚帝国在北方地区的兵力投送以及人口就算少一些,但也是相对而言的。

在其他地方帝国可能动不动就集结十几二十万兵力,动员上百万青壮支援战争。

而在北方地区里,则是只能动员那么几万人参与战争,后方支援战争的青壮也就那么十几万人而已。

然而这依旧比俄罗斯人在西伯利亚地区的实力要强大得多。

这种国力而导致的战略上巨大优势,只要楚军的前线将领不犯下巨大错误,那么这一场战争就是稳赢的。

唯一的不确定性就是怎么赢而已!

——

对于这些战略上的巨大劣势,叶尼塞斯克城里的俄罗斯当局高层其实也知道,之前他们也尝试过改善这种战略上的巨大劣势,但是奈何……硬实力如此,不是他们想要改变就能够改变的。

如今他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顽抗死守,坚持到冬天的到来,然后指望着冬天到来的时候,楚军因为后继不力而主动退兵。

整个思路,其实和之前勒拿河上雅库茨克城里的俄军想法差不多。

而结局也差不多……

勒拿河上的雅库兹克城没能守住,叶尼塞斯克城的俄军同样也守不住。

九月十七日,楚军渡河的第二天,更多的楚军兵力以及火炮还有弹药顺利渡江,并投入到攻城作战当中来。

其中也少不了海军方面的临时炮兵部队。

海军一向来都有把战舰上的舰炮搬上陆地,然后组织为临时的炮兵部队支援陆地作战的传统,甚至中小口径的舰炮,尤其是大口径榴弹炮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过临时加装陆地炮架,并上岸作战的可能性。

虽然整个过程很麻烦,换装炮架后的舰炮用起来很不方便,但是不管怎么说都能够为地面部队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

毕竟海军的舰炮在威力上可是远超陆军火力的。

陆军那边,115毫米的野战炮就已经算是重要的师、军级的主力支援火炮了,150毫米级别的榴弹炮也是为了限制重量,一般采用超轻型榴弹炮为主,150毫米的标准型榴弹炮,一般都是配属在独立重型炮兵部队里的,寻常野战中很少能看见。

而海军那边呢,115毫米级别的舰炮都算是小口径了……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