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朝以前, 海盗跟官军关系微妙。

沿海卫所武官, 都是拿了孝敬银子的,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剿匪,而海盗也不会劫掠沿海百姓。

只有海盗挡了士绅财路,官军迫不得已之下,才会奉命跟海盗打仗。海盗如果遭到官兵清剿,也会破罐子破摔,沿海到处抢劫,迫使官兵疲于奔命。

平常时候,海盗做生意就能赚钱,武官躺着收孝敬银子,吃饱了撑得才会乱来。

嘉靖年间倭寇肆虐,正是因为朝廷破坏了这种平衡。突然海禁变得严厉起来,沿海居民难以求活,纷纷去当海盗为生。海盗团伙因此兵员充足,又被官兵不断清剿,索性伪装成倭寇烧杀抢掠。

王渊如果在嘉靖朝当官,他绝对不敢单刀赴会,那些海盗可不管你是什么总督,便是首辅来了也一刀砍死!

“你走吧!”陈双喜把刀放下。

王渊反客为主:“我若回杭州,必定倾浙江之水军来剿你!”

“你敢!”陈双喜大怒,又把刀抬起来。

王渊笑道:“你可以试试。”

陈双喜气得把刀一扔,郁闷道:“你他娘的究竟想怎样?”

王渊说道:“给你两个选择。第一,率众归附朝廷,我给你一个武官当当;第二,送我两条船,你带着剩下十条船做海商。是朝廷允许的海商,我给你发放海引文书,你跟你的属下,全都可以落籍双屿岛,全都可以踏踏实实做良民!”

“真的?”陈双喜明显问的是第二种选择。

王渊好笑道:“老子冒死前来,就是为了逗你玩?要不是老子暂时缺船,才懒得跟你这个海贼瞎扯淡!”

陈双喜追问:“朝廷真的要解除海禁?”

王渊说:“只在杭州开海。你的那些船,今后想要做生意,也必须到杭州装货,否则老子还是要把你当海盗剿。”

陈双喜又问:“做了良民海商,还能不能有炮?”

王渊说:“原则上当然不许,当每一张海引,我都会配合发一张义勇文书。你们只要在海上,就是大明义勇,允许你们有铳炮,但不许带上岸。还有,不得攻击有海引的商船!”

陈双喜再问:“有税没?”

王渊说:“出海税,最低半成,最高两成。茶叶、生丝、棉布、瓷器这些大明特产,都只征收半成出海税。铜铁、粮食之类,禁止出来。你运货回杭州,还有入海税,最低一成,最高三成。如果能运粮食回来,直接免税!”

陈双喜仔细思考利弊,发现直接从杭州装货,即便要给朝廷纳税,他也比以前赚得多。当即态度大便,搓手笑道:“王总督,这生意做得,你可不要哄我啊。”

王渊说:“你爱信不信,第一批海引,我暂时只发一百张。你不来,自然有别的海贼来,错过这次机会可别后悔。”

“还,我肯定来。”陈双喜已经打定主意,全副武装前往杭州湾,见识不妙就直接跑路,便是领海引、装货都只派几个心腹下船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