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位置,仅次于内阁首辅和次辅。

一个礼部左侍郎,竟然碾压六部尚书,还碾压了靳、杨两位阁臣。

如此逾越礼制的行为,虽有人提出异议,却根本无济于事。因为皇帝携大胜而归,三法司、司礼监、制敕房、锦衣卫刚被撸了一大堆,朱厚照的威望正处于巅峰时期!

眼见大祀殿那边,皇帝即将祭祀天地完毕。

太常寺一位赞礼郎(正九品)扯开嗓子喊道:“分献官,献礼!”

王渊身边的赞礼郎跟着喊:“初献!”

王渊立即捧起布帛,上前献予众星之神。

“拜!”赞礼郎又喊。

等叩拜结束,赞礼郎再喊:“亚献!”

献礼布帛分为很多种,每次献的都不同,“终献”完毕才告罢。

这玩意儿改动很大,开国之初,天地祭祀完毕,其他祭坛才开始献礼。宋濂认为,这是对日月星辰等配祀对象的不尊重,于是改为祭祀天地即将结束时分献。

弘治朝以前,分献官在献礼时不用跪拜,因为他们是代表天子献礼。当时的吏部尚书,说这非常不合礼制,于是更改祭祀内容,导致王渊在分坛献礼时也得拜。

嘉靖不愧是道君皇帝,祭祀属于他的专业范畴,再次来了一回大修改:把天地分开祭祀,又把十四个分坛,缩减为四个分坛。

王渊这边祭祀星辰完毕,便带着身后的陪祀官,前往大祀殿与皇帝汇合,共同完成对天地的最后献礼。

祭祀结束,起驾回城。

太子按制不能参加祭祀,别说年龄尚幼,便是成年了也不行。因为天子出城祭祀,太子自动坐镇监国,取“国不可一日无君”之意。

“二郎,上车!”朱厚照招手说。

王渊已经出尽了风头,不想再刺激文武百官,骑马跟在御辇旁边,说道:“臣跟随即可。”

朱厚照说:“那就靠近点。”

张永、江彬等近臣,心里那个羡慕啊,恨不得把王渊推开自己来。

此番大胜归来,张永再次掌控司礼监。

江彬直升后军左都督,还加了“太子太保”衔,位列三孤,封赏比王渊离谱得多。

但江彬的太子太保,反而没有王渊的左侍郎受关注。武官嘛,只要别造反,不来招惹文臣,便是做了太师又能咋样?

等王渊骑马挨着御辇,朱厚照突然说:“钱宁死了,不是我派人杀的。他被革职之后,姬妾与家仆都散了,只带着妻儿离京。出城不到十里,便被马贼所杀,全家无一幸免。”

听闻此言,张永和江彬都浑身一哆嗦。因为这便是幸臣的下场,即使皇帝心软放其生路,也很难逃脱一朝惨死的结局。

钱宁以前太贪财,做事太狠毒,逼得无数官民家破人亡。

正巧这段时间,京畿之地盗贼四起,其中不免就有钱宁的仇家。他估计早就被盯上,一出城便全家死绝,听说连尸体都被带走,可能是要带回贼窝里分而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