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臣。

御史郑自璧巡查盐务有功,擢升左佥都御史。

都察院可不只有喷子的作用,地方总督和巡抚,大部分都由都御史担任。王渊只要手里有足够的御史,今后进行改革,就能下饺子一样空降督抚。

王渊拍出蜀王的犯罪证据:“再来说蜀王,侵占民田、强抢民女、私设钞关、贩卖私盐、私纳乐伎,该如何处理才好?”

杨廷和更不敢插手蜀王的事情,说道:“此事当由礼部处理,王尚书自行决定便可。”

宗室本该宗人府来管,但宗人府的权利,早就被文官集团抢空了,相关大权已经转到礼部衙门。

王渊笑道:“蜀王不法,当派三法司联合查处!”

对于藩王来说,按律查办最可怕。只要联合调查组成员选派正常,肯定会往死里弄,文官们喜欢打压宗室和勋贵。最后的处理结果,上报到皇帝那里,一旦皇帝批准,藩王们不死也要脱层皮。

朱厚照会批准吗?

当然批准,估计他都懒得过问,蜀王的死活关他朱厚照屁事。

王渊作为礼部尚书,在三法司联合调查之后,他有权定下对蜀王的惩罚基调。

直接削藩肯定不行,那样做会很难看。但是,把蜀王从亲王削到郡王级别,还是非常合情合理的,谁让蜀王干了那么多违法犯罪的事情?

一个亲王变郡王,朝廷每年可节省如下开支:岁米4.4万石,宝钞2.22万贯,锦29匹,罗75匹,丝250匹,绢400匹,布1800匹,棉花1500两,盐1500引(面额58.5万斤的盐引),另有茶、草料等乱七八糟的东西。

王渊还不收手:“再来说涉及私盐案的四川都司、按察司、盐运司官员,新盐法只颁布一年多,就敢集体伙同起来作案,这是没把朝廷放在眼里啊!”

杨廷和咬牙道:“当派三法司联合查处,绝不能徇私!”

四川那些犯事官员,多多少少跟杨家有关联,王渊这是把手伸到杨廷和的老窝。

偏偏,杨廷和还不能反抗,王廷相、郑自璧两人刻意缓发弹劾奏章,早就搜集到足够的证据。杨廷和如果配合,杨家自然无事,若敢抗拒执法,那就一并法办吧,杨廷和不辞职都不行!

王渊的学生史道、赵锦,一个会调去做四川按察使,一个会调去做四川盐运使。

至于参与贩卖私盐的四川武官,呵呵,当然是把武进士、武举人扔过去替换。反正每年替换一部分,再过二十年,地方高阶世袭武官,估计全都要变成不能世袭的流官。

离开文渊阁,杨廷和、蒋冕、毛纪三人,脸色跟死了爹妈一样难看。

他们一边怨恨王渊不留情面,一边又暗骂犯事官员不知收敛。那些四川犯官并非全是杨党,但主要的几个,肯定跟杨家脱不了干系,甚至可能背着杨廷和投靠杨家,就像贵州官员都在巴结王家一样。

太胆大包天了,新盐法实行一年而已,就敢搞出波及整个四川的窝案,真当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