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帝王,刘彻颇有赌性,他愿意拿彻底收复河西这样的重要战事,来验证霍去病的天才战法,也会在征发兵员时发放精良装备,扩大军费支出,期望木兰这一路起到掩护作用的军队能够建功。

但人都有偏向,而且战略目标不同,从两路开战起,刘彻最为关注的还是河西战事,而且木兰一路上极少发战报,抵达右北平时上报要暂留练兵一次,出发后初次歼灭匈奴部落一次,之后斜行北上就没再去打扰天子,而且千里之遥来回送信,实在太费人力物力了。

所以在刘彻的认知里,木兰这一路军应该是在左贤王部附近游走的,并且快两个月没有消息传来了,这忽然收到一封战报,捅了匈奴大单于的王庭,怎么能不叫人狂喜?

木兰的战报在刘彻看来,和卫青颇像,大概是因为被卫青带出来的缘故,木兰的战报一般是大致描述战事情况,然后再写战功,拉拉杂杂写一些刘彻压根不认识的人立了怎么样的功勋,说实话,这些将领军官里,刘彻也就认得李家父子了。随后就是简单的战损总结,因为这次情况比较特殊,木兰还认了个错,夜袭太匆忙,太惜兵力,没有逗留太久寻找大单于踪迹。

说实话,被她这么一认错,刘彻一开始还真有些失望,但他很快就安抚好了自己,匈奴大单于常备兵力五万,紧急集兵几日内就可以组织二十万兵力,这也就是吃了个被人摸到身边的亏,真要抓了大单于,这三万征发兵根本跑不脱,反而是赔上性命的买卖。

而且木兰趁夜袭杀,匈奴人毫无准备,大单于出逃不可能带着所有王公大臣,这波战果必然极大!

仅仅和木兰的战报隔了三日,刘彻就收到了王庭细作的传书,细作详细描述了夜袭细节,细作本人当时和大单于一起出逃,等到汉军撤走,大单于在外头躲了两日才回来。

一回来不要紧,除了当日和大单于出逃的人没事,其余王帐附近的大小王爵三十多人全部身死,大单于出逃时只来得及带走两个睡在附近的幼子,其他剩余所有匈奴王子都身陨当场,此外相国当户等官员死伤过半,据说汉军没抓到大单于,为了泄愤只盯着黑帐里的贵人屠杀,十几里王庭像是被犁了一遍。

於单大单于做了多年的左贤王,虽然一直压不住野心勃勃的左谷蠡王伊稚斜,但也是杀掠成性之人,见到这样的惨烈情形,却还是忍不住痛哭失声,咳血数次。

细作将这些情况全部传书回去,结尾又道:“当夜被俘者二十七人,二十六从死,仅一人李广利投降,称知汉军练兵之法,大单于命其为匈奴练兵。”

刘彻对这事不像细作那么警惕,汉军和匈奴兵的差距在于装备,在于国力,练兵之法随便哪本兵书上都有,匈奴人也不是傻的,这么多年也学了不少过去,只是这个李广利在二十六名从死的烈士面前显得恶心了些,刘彻顺手命人寻找李广利的家人连坐处死。

这边是河西大捷,那边是夜袭王庭,刘彻除了被那李广利恶心了一下子之外,还是一连兴奋多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