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也是等尚书回来后再定。”

张焕冷笑了一声,为驱逐李正己和回纥人自己损失了上万士兵,就是为给朝廷面子自己才没有直接兼任节度使,推荐马璘担任,她崔小芙倒不领情了。

沉吟一下,张焕便道:“无妨,你抓紧时间把襄阳团练和长沙团练之事办了,朔方节度使一事,我亲自来处理。”

........

在兵部呆了约半个时辰,一名小宦官跑来通报,太后已经移驾紫辰阁,请张尚书前去述职,张焕来到大明宫紫辰阁前,早有一名宦官等候在台阶前.

“张尚书,太后已等候多时了。”

张焕见他约四十余岁,服饰的品阶很高,可模样儿却十分陌生,自己竟从来没有见过,便笑了笑问道:“公公贵姓,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你?”

那宦官连忙躬身谄笑道:“不敢,在下叫吕太一,原来在洛王府当差,刚调到宫中,现为太后掌玺,以后请张尚书多多关照。”

张焕笑了笑,拾阶上了大殿,可走到一般,他忽然回来神来,‘掌玺?’崔小芙的印玺从来都是李翻云掌管,这是怎么回事?

他停住脚步,回头问道:“李翻云呢?她现在在哪里?”

吕太一上前恭恭敬敬道:“在下也听说过李侍官的名字,但进宫一个多月,却从来没有见过她。”

“是吗?”张焕心中一阵惊疑,若李翻云出宫走了,她至少会给自己留个信,现在却什么消息也没有这是怎么回事?

“太后宣张焕觐见!”大殿里传来空旷的喝喊声。

张焕按下疑虑,快步走进了大殿,吕太一身体肥胖,象只土拨鼠似的在前面飞快地移动着脚步,片刻便将张焕领到了崔小芙的御书房。

和从前相比,这里有些变了样,宦官、宫娥多了很多不说,连房间也增加了五六间,主要是用于增加藏书,两个弘文馆的博士在一间屋里奋笔疾书,他们是每天轮流来紫辰阁为太后解答疑问,相当于从前的翰林学士。

另一间屋里则坐着史官,他见张焕过来,便笑眯眯地记上一笔:三月初四,陇右节度使张焕述职。

张焕走进崔小芙的朝房,房间里的摆设也大变了样,正对面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大唐万里山河图,而对面是一张全国郡县图,十分详细,家具也增添了许多,主要是一排排架子,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奏折,已经批阅过的放在门口的架子上,随时有宦官送出去,张焕注意到,唯独标注着陇右的那一格架子里空空荡荡,按理应该有一本提请马璘为朔方节度使的奏折。

“张爱卿是昨天下午才回来的吧!”崔小芙笑容和蔼地问道。

崔小芙今年四十二岁,正是徐娘半老的末期,尽管她化妆浓艳,但岁月的痕迹已经无可避免地在她身上、脸上体现出来,她脸上的颧骨变高、嘴唇变薄、皮肤开始松弛,油亮的头发里已隐约可以看见银丝,不仅如此,她的身体也开始发福了,她特地穿了一身宽大的杏黄袍加以掩饰。

这个时候的女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