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增添赶筑了土木制的厚实炮台——炮台虽然低矮, 但是特别厚实, 这是大顺军针对清军红夷大炮的特点所设计出来的反制手段。

低矮厚实的炮台,虽然因为时间紧张,不能和砖石制成的雄伟城墙相比。但它厚实的主体,面对红夷炮的轰击却有非常出奇的防御效果。

雾气笼罩着那些营盘和炮台,尼堪带着千余名前锋营八旗兵,还有另外四千多名汉军甲士,最先抵达飞云桥北岸。

他看着在大雾里,沾满霜雪、忽隐忽现的顺军旗帜,耳朵听到大顺军将士从雾气里发出的歌声,神色便严峻了起来,知道守军已有了准备,敌人又是一支不可轻侮的劲敌强兵。

“难缠的闯孽流贼!”

尼堪呸的骂了一口,但是经过这么多此交锋冲突,早在深州之战时就吃过郝摇旗亏的尼堪,总算能够明白一件事情,闯孽流贼可没有那么好对付。

“下马。”

尼堪冷峻地下达军令,前锋军的八旗兵都穿着三层厚的盔甲,布面甲、锁子甲,还有内衬的厚厚罩衣。如此强劲的防御,连战马都披挂马衣,只不过飞云桥一带地势狭隘,不利于骑军冲驰,尼堪没有别的办法,也只能下令骑兵全部下马作战。

汉军步卒被尼堪摆上了第一线,满洲太君们照旧做督战队之用。尼堪自己在侍卫的环伺下,小心翼翼,绝不能重蹈过去被郝摇旗偷袭或者博洛被闯孽斩首的覆辙。

“摄政王就在庙道口看着你们呢。”尼堪高声大呼道。

“从濮州、郓城一路南下,你们也该看到了,摄政王何时吝啬过赏赐?徐州又是闯孽积蓄财宝的重镇,而且拿下徐州,我们就能杀进河南——河南!谁不知道闯孽拷掠天下,积藏了七千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就放在开封城里。”

尼堪拔出刀来说:“先登过桥者,摄政王已经下诏,先登过桥者抬旗!”

这一手火线抬旗,也是多尔衮的无奈之举。毕竟全力南下,不择手段和代价地去攻取徐州,这就已经将清军全部主力精兵置于不成功便成仁的境地里。

为了取得胜利,为了“成功”而非“成仁”,多尔衮当然不吝啬任何赏赐和代价。

只要能够驱使这些汉奸,为大清拿下徐州,他们要什么,多尔衮就能给什么。

八旗兵则作为督战队,盯住汉军的背后,并且在局势有利的时候,作为一支突击用的精兵投入战场。

尼堪还是有些不放心,毕竟现在大雾笼罩,飞云桥一带地势又颇为险峻。他也担心动辄不能突破渡河,或者万一伤亡太大,不好向摄政王交代。

所以尼堪还是先命令二千余名汉兵发动攻势,另外由一百多名前锋营中精锐的满洲兵,作为骨干力量,配合发起进攻。

尼堪看着那灰蒙蒙的大雾,对于大顺军的战法,他一直不太摸得透,总觉得敌人十分难缠。现在飞云桥守军在雾气里激昂高歌,一望可知士气不低,清军要拿下这个阵地,恐怕不会再像前几天攻破濮州、郓城、巨野那样容易了吧!

“进攻——”

清军的汉兵排列成相当密集的队伍,这些明朝边军里的精华,全都是相当精悍的重步兵。他们中不少人以前都是和满洲人有血海深仇的敌手,现在却为了一点虚无缥缈的赏赐,将刀剑对准了同族同袍。

这些事情,实在没什么好说的!

尼堪露出了狰狞的笑容:“开始冲!”

砰、砰、砰——

轰隆——

在敌人逼近飞云桥的同时,大顺军也从浓雾中发起了反击。灰色的迷雾突然被橘红色的火光照耀,密集的雾气遂变为了一张光彩夺目的画布,枪炮齐发的惊天雷鸣顿时响彻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