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多,于国家牧民本图,大有裨益”。

他最后表示:“今办理屯种,亦只因地制宜之举。而无识者又疑劳民,朕实不解,且付之不必解,而天下后世自有公论耳。”

李来亨本来就善于言辞,又是无人敢于直接反驳的九五至尊,在廷试上将新科进士们说得哑口无言,事后又嘱咐吏政府,将那些反对西域屯田政策的士人打入另册,全部送去进士馆多读个五六年书再说。

乌鲁木齐位于北疆中部,气候条件适宜农耕,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经过大顺组织的屯田开发以后,经济迅速繁荣了起来,逐步被改制为由大都督府流官直接管辖的迪化州,其人口稠密甚至逐渐超过了伊犁。

西域地域辽阔,漫长的边境线长达数千里,当时需要防范的首先是哈萨克。哈萨克和卫拉特蒙古同属游牧民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准噶尔政权控制西域地区时,哈萨克人惧怕准噶尔骑兵的抢掠,曾躲避到很远的地方。

大顺恢复西域后,北疆卫拉特因战争人口锐减,哈萨克乘虚而入,哈萨克人竟派使者向顺朝驻军说:“卫拉特之地现俱闲旷,我哈萨克人有在塔尔巴哈台、库克乌苏、绰尔浑巴尔鲁克、阿勒坦额默勒等处游牧者。我等皆天朝臣仆,恳准至伊犁游牧。”

对于这种无理要求,安西大都督府方面严词拒绝,明确要求哈萨克部众:伊犁绝不允许哈萨克人进入,塔尔巴哈台等处游牧之人必须迁出。

李来亨也明确指示长期驻节伊犁的安西大都督李懋亨,不惜动用武力,务将越界游牧哈萨克驱逐出境,如其抵抗,则举兵攻伐,尽数夺取其牛羊。

顺朝对哈萨克人越界游牧,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后来哈萨克牧民因贪图伊犁地区水草繁茂的自然条件,常在冬季偷越边界,携带大批牲畜在伊犁过冬。

双方因此频频发生冲突,只是由于葱岭横绝,顺朝又还未消化广袤的西域土地,大量军队又深陷在南洋和缅甸同已经中兴的后西明——呆迷儿帝国进行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这才稍缓武力政策,直到日后哈萨克三玉兹部落内乱时,方才出兵平定了哈萨克。

此外,大顺在经略西域的过程中,也同沙皇俄国逐渐建立了外交关系。到世祖朝中期以后,顺俄两国的边境线,已经在中亚、漠北一带贴合,实际接触增多。

俄国人数次想要越过贝加尔湖,继续向黑龙江一带占领土地。然而这时候的黑龙江边界一带,在安东大都督府的管理下,已经长期驻扎有巡视军队三千人之多,俄国人抵达黑龙江一带的数百哥萨克探险者,在军事技术上对顺军全无优势,人数更远远不如,很快就被驱逐出境。

此后又经过了几次试探以后,沙皇俄国终于确信了大顺在边疆上的实力,主动将其扩张停止在了贝加尔湖以西的地带。

两国在哈萨克及漠北草原一带,偶有冲突,但总体上由于顺朝对沙皇俄国采取了较为优待的贸易政策,双方基本上没有产生过千人规模以上的武装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