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后会有更多类似的情况出现,自己该如何应对才好?身边的老兄弟们对这事心里多少有些想法,但迫于自己的威望暂时压在心里没有表露出来,但这些私塾的学生不同,他们作为中产阶级,文化阶级和新兴势力的代表,非常迫切的想要在杨波这个军事集团中崭露头角,去占据与老家伙们分庭抗礼的一席之地,杨波不用审问都知道,这次劝进表演的背后肯定是一大帮子志同道合的学生策划出来,这种心情杨波可以理解,也一直在努力替他们出头创造机会,但最关键问题是,现在他们这样不顾大局,却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若是其他人闻之后纷纷效仿,大事就不太妙了……

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现在想要造反,他根本没有任何的机会!

在中国历朝历代,想要颠覆一个政权非常的容易,但要维持政权的合法性相当的困难,如果不剥离前朝的天授神权的光环,不把代天治国的神圣打落尘埃,不等各个阶级对前王朝的怨气到总喷发、总清算那一刻,如果以为凭借着军事实力便能坐稳君王位置,那不过是小儿痴语罢了,而历史上种种王朝更替也最终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个困难点在于,对帝制中国而言,是否被儒学化知识阶层承认和是否被不动产所有阶层承认,才是政权是否合法的主要标志。民族性还要排在其后,这个条件就更不用说了,他杨波的大名在江南一带已经是臭名昭著,人人咬牙切齿,欲得而诛之的人物代表了,现在就想造反,开什么玩笑呢?

第三个困难还在于,朝廷虽然腐朽不堪,但远未到伤筋动骨的时候,且不说关宁军马的实力便远超自己,还有秦军,川兵,宣大,九边,朝廷一声令下,平逆大军用人数的优势就能拼光雷霆师的全部兵马,何况还有后金八旗都没算上,自己那什么去造反?哪怕稍为流露这种意思出去,面临的绝对是朝廷毫不手软的严厉打击,哪怕自己最后想求割据一方,偏安一隅的最坏局面都不可得,历代王朝对于内患从不会有丝毫手软,估计崇祯帝冒天下大不讳,先与后金议和都要灭了自己这股较有威胁军事势力。而一代枭雄皇太极也绝对不会犯养虎为患的低级错误。

杨波失望的并不是这些学生选择劝进的时机不对,而是他的教育出了很大问题,这些学生是洗脑教育下的产物,现在变成了一个狂热的怪胎,刻薄的说,华夏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轮流坐庄的重复,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甚至到了他穿越来的那个时代,依然有无数的人为了官员演技进步而感激涕零,为了官员能自己打伞,为了官员能自己吃饭而欢呼鼓舞着……

“我一路奋斗,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让世界改变我的立场!”

杨波默念了一段话,心中无比的失望,私塾学生是这个新兴势力中较为富裕的一批人,杨波希望把他们培养成有虔诚信仰,有道德服从,开明,勇敢,敢于讲真话,面对责任能毫不犹豫的去担当,去牺牲,他们应该是日后帝国的社会道德楷模,是帝国精神支柱,土豪可不是贵族啊,杨波哀叹一声,讽刺的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