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在地上,炮子很难伤到你,这是那些老兵私下的经验,你可要记住了?”

于学忠心里一寒,哭丧着脸道:“主子,我也要攻城?”

葛里蓝摇头:“我把你选到督战队了,只要督促咱们牛录的包衣攻城就成,你站远点,不要和别的牛录扎堆,明军火铳都是往人堆里打。”

于学忠听到不需要上城墙拼命,心里稍稍踏实一些,想了想于学忠又道:“主子,你看这城池能打破吗?”

葛里蓝警惕的左右望望,小声道:“这些南蛮子凶得很,不过这次大汗下了决心,不打破城池绝不收兵,所以肯定能打破,就是不知道啥时候的事了。”

前面的甲兵在喊,葛里蓝便赶紧上马离去,于学忠站在路边,脸上变幻着担忧和欣喜的神色:“打破城池,肯定能抢不少好东西”

在于学忠身边,无数甲兵和手持武器的包衣汇聚成滚滚洪流,朝远处的磨盘城涌过去……

鞑奴火炮到达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杨波耳朵,听到这个消息,杨波有些忧心忡忡的带众人上城视察,城下的后金大营号角声连绵不绝,一队一队各旗牛录在城头火炮的射程外活动,还有大量哨骑疾驰到城墙下试探,磨盘城轻悄悄的毫无反应,这让哨骑胆子大了许多,杨波认为没必要浪费弹药,也任由他们去了。

事实上攻城方除了火攻,水攻,土攻,人海战术外办法不多,但守城方应对之策也不多,无非是夜间提铃喝号、烽烟修书求援、坚守不出、节约粮食、射箭如雨下、火炮猛轰、滚木擂石猛砸、长矛生扎、大刀硬砍、开水石灰水人粪尿经血狗血从城头泼下、火把掷下、斧凿剑刺等等。

在黄色炸药没有发明以前,与其说攻守双方是实力的较量不如说是意志的较量,毫无疑问,皇太极处于攻势,也处于强势主动的地位,杨波所能采用的应对之策无非是因敌设防,见招拆招,他最大的优势在于城墙,

中世纪时,城墙已经变得十分考究。跺墙、女墙、雁耳、双层、角楼、箭塔、墙钉等等不一而足,冷兵器时代无论攻城器械多么先进,城墙始终是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看到后金方面的火炮,众人都有些担心,张峰进神色不变,他一面转动着千里镜一面说道:“磨盘城可不是土城,全是用水泥加青砖加铁枝筑成的,鞑子除了几门大将军炮能有些威胁外。其余小炮根本啃不动咱们的城墙。俺数数,一门,两门……。鞑子哪里弄来这么多大将军炮的?”

刘炳文道:“估计鞑子把沈阳,盖州一带的大将军炮都运过来了,这些火炮多是从宁远,大凌河等地缴获的,看来奴酋是打算孤注一掷了,不过奇怪的是奴酋哪招来这么多熟练的炮手?”

这个时代大明火炮质量还算合格,但由于口径不一。每一门火炮都有自己的特点,这就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麻烦,每门炮的炮手绝对不能轻易调换。否则很容易出意外或根本打不远,除了旅顺,大明和后金都是一门炮配固定的炮手,有时候炮手没到。这门炮还无法开火。顾刘炳文有此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