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五.杨六二人不会去搭理谢又安这衣服该不该脱,二人直接将谢又安提了出来,眨眼之间就把其官帽和官服扒掉,死死按到侯国兴面前跪下。更新最快

“是吗?别以为本官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实话告诉你,在宗人府取掉本官乌纱帽之前,只要本官愿意,就能砍掉你的狗头。侯国兴盯着谢又安一声冷笑,继续开口道:

“对了,本官不止可以拿掉你的官身,四品以下的官员可以任意任免。”

说到这里侯国兴蹲下身子,在谢又安耳边小声说道:

“本官身上有二十张四品以下的空白官身的事情,你应该不知道吧?只要本官愿意,整个兖州府的官员可以换的干干净净,听说兖州府同知孙朝肃和你一直不和,不知道他会不会落井下石……”

听到这里,谢又安脸上猛地变色,若真如侯国兴所言,只要将自己这知府拿下,在将自己在兖州府的势力连根拔起。

到时候他谢又安别说仅仅是一个灾粮的难账了,可能成年累月的那些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都会让翻出来。

如今这灾粮一事必然是捂不住了。就算他侯国兴因为刺伤宗室一事让取掉了乌沙,这赈灾一事,也必然会拉个人出来顶岗。势力全无的前任知府,不用想都是最好的代表。

看着谢又安勃然变色的脸,侯国兴讥笑道:

“本官不管你身后站的是谁,但是在这个年景,赈灾不力不说,居然敢贪墨朝廷送来的粮食,本官不止要拿掉你的官身,上报皇上,诛杀你谢家九族都不为过吧?”

“侯…候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片刻后,谢又安摸了摸额头的汗水,抬起头盯着侯国兴开口说道。

二人来到军户所外面僻静处,谢又安看了看周围后,对着侯国兴深深鞠躬道:

“大人,灾粮一事,山东等地的官员大多牵涉其中,下官虽然有心报国,可无奈…无奈…”

谢又安本为万历年间的进士,苦熬多年,才熬到兖州府知府的位置,以五品文官任知府,可以说这三年只要不出问题,一个四品文官是板上钉钉了。

可谁曾想,到了兖州之后才发现,官场陋习比其他各地更甚。他区区一个兖州知府根本算不上什么。仅仅兖州一地,就有鲁王一系世袭罔替,更别谈周边还有好几个王爷受封。

这些个世袭罔替的王爷与当地乡绅,望族,以及父死子替的各级吏员,牢牢把持着当地,他们这些外来的文官,想要做出点成绩,唯一的办法就是睁一只眼一直眼。

就拿谢又安刚刚上任之时,抽检朝廷在兖州各地设立的常平仓之时,发现里面除了表面上放着一包包大米之外,里面的都是一包包米糠麸皮。

本想治理的他,却发现管理常平仓的小吏表面上虽然诚惶诚恐,骨子里却全然不把他这个知府放在眼里。第二天山东各地的王爷就纷纷上门拜访。

谢又安的意思很简单,整个山东都在贪污,你让我一个兖州知府不贪,最后的结果就是一个,轻者滚出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