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新鲜了。

再说这年头管得严格,总不能天天分猪头,传出去像什么?

帽子一扣别说是他这个小小的书记员,食品站站长都吃不了兜着走。

一听说有人长期来进货,书记员也挺高兴,“我们这边一天也就能出个三十多头猪,你要是确定要,我就给你留着,价格也给你便宜点,连皮带骨算一毛五一斤。”

三十多头猪能出个两百多斤猪头肉。

放在从前,孟二勇觉得这是个遥不可及的数字。

可这几年他也算看明白了,他娘这人不做没把握的事,周淑芬的猪头肉他也尝过,前几年家里杀猪,猪头就是周淑芬帮着做的,那真叫一绝!

吃过的人没有不惦念的。

猪头肉不要票,真卖起来,城里的老爷们都得买去做下酒菜,两三百斤真不算事。

孟二勇把这包烟塞给他,笑着道:“行,大哥,我需要的话,就提前来找你定。”

这年头很重视承诺,书记员也没叫他留定金,直接就答应了。

回去后,孟二勇就跟他娘说了这事,甄臻寻思着三十多个猪头肯定是不够的,这猪头肉卖起来也快,不过前期她打算搞个饥饿营销,先把猪头肉的名声打出去,后期再扩大销售。

甄臻托钱大姐找房子,钱大姐这天就给她回话了。

说是后头有几间门老棉纺厂的旧房子,原先是老棉纺厂做仓库用的,后来老棉纺厂搬迁,这一块地就空出来了。

好处是空旷、租金便宜,坏处是偏远。

甄臻寻思着该有多偏,到那一看,发现就是从家里过一座桥而已,步行也就几分钟。

但也难怪钱大姐这么想,这年头可没各式各样的商品房,老县城人心中认定的城区范围就是桥南这几个家属区,至于桥北那块地,就是老县城人心中的乡下地方,早年还有过坟头,没人愿意往那去。

甄臻并不在乎这些忌讳,房子宽敞,略一整理就能用,院子也宽敞,周边居民不多,做食品味道大,不会妨碍到别人。

不过房子是老棉纺厂的,得跟棉纺厂签订合同,还得去房管局办手续。

这事她就交代孟大国抽时间门去办。

两日后,孟大国就把合同签订好了。

他和孟二勇一番整顿,补了两个屋顶漏洞,一个墙脚的墙洞,驱了一次老鼠,抓到老鼠两只,又支起两口大锅,桌案橱柜是他找赵美兰男人买的二手货。

等甄臻去时,房子已经收拾的干干净净,周淑芬和孟大建也在忙活,俩人拿着抹布擦擦洗洗,脸上都挂着笑。

盼弟想弟也来了,见了甄臻,俩人就上来喊婶奶奶。

甄臻给她们指了路,让她们去找大丫玩。

孟二勇已经把猪头带来了,怕卖不完,只定了三十个猪头。

周淑芬干活利索,很有一把子力气,很快就把猪头处理干净了,但是猪头肉要想没有异味,可一点不能省步骤,俩人来回几次,才把猪头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