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箐硬着头皮说道:“一个六岁,一个五十三岁,相当于没找到。”

“没事,这条路走不通就再试试别的。”黄振义笑着站了起来,“钱局,就不打扰了。我们一起努力,双管齐下。”

钱局叹息一声,“死马当活马医吧。”

贲家一案看似有了曙光,但实际上是走进了另一条死胡同,大家的处境都不好过。

一干人从县局撤出来,回到招待所会议室,抽烟的抽烟,喝茶的喝茶。

整个会议室云山雾绕,仙境一般。

谢箐不想吸二手烟自虐,便道:“黄支队,我和黎可想去晁家附近走一走。”

黄振义道:“这也是个法子,去吧。”

檀易道:“我和李骥陪你们走一趟吧。”

黄振义摆摆手,“人多速度快,都去,有事儿喊我们。”

……

一行四人打个三轮车,首先去了案发现场附近。

这里和招待所后面一样,都是平房,坐北朝南的房子一趟趟排列笔直。

路面上都是土,春风一吹,衣服和脸一起遭殃。

晁家是个一进的小院子,目前住着一个王姓人家。

为了不让人膈应,四人没有进去打扰,直接从胡同里退了出来。

他们顶风在主街道走了一圈——这里的商业不发达,除了小卖部几乎没有别的商店。

大家伙儿便进了小卖部。

檀易买水,李骥问路。

店老板回答得很仔细,“二百多号啊,不在这边。从我们这趟儿胡同穿过去,再往西穿一条胡同就差不多了,你打听打听就知道了。四百多号在马路对面,从这条街出去,你们再打听打听。”

一片就两个姓叶的,和晁家都比较远,不仅仅没有浪漫的氛围,也没有浪漫赖以生存的距离。

但为了不遗漏线索,四个人还是不厌其烦地走一遍。

确定没有叶婉这个人后,才彻底死心,往晁家在西城的住宅去了。

这是一片更老的住宅,离曙光小学较近,晁修就是在这里读的小学。

这边比较繁华,小卖部、书店、文具店、服装店、菜摊等都能找得到。

四人如法炮制,先去晁石家原址看了一圈,然后再找叶姓人家。

可惜的是,距离最近的叶姓人家也在一里开外,而且家里是男孩子。

另一个叶姓距离也不近,而且家里没有和晁修适龄的女生。

从最后一家出来,李骥调侃道:“这回死心了。”

谢箐道:“不死心怎么办?算了,不想了。大家陪我走这么久,中午饭我请吧。”

檀易笑了,没说话。

黎可道:“谁陪你走了,少臭美。我请吧,咱就吃那边的春饼店。”

谢箐眼睛一亮,“这个好,可是好久没吃了。”

大家一拍即合,迅速往春饼店进发。

店不大,人不少,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