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这些年,村里新建房子的比比皆是,外头的姑娘都以嫁到平柳村为荣,而村子里的姑娘,多数也不愿意嫁到外村去,内部消化成了主流。

与此同时,单家家畜棚的规模扩大,需要的帮工就越发地增加,为平柳村闲来无事的农妇们增添了赚钱机会,导致往日里最八婆碎嘴的农妇们,都看不的别人说单家一句不好。

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有谁会眼红单家呢,他们巴不得单家的日子越来越红火,,连带着他们也能一块沾光。

“老姐姐,我给你道喜来了。”

一个穿着大红棉袄的妇人笑盈盈地走了进来,推开门,就大大吸了口气。

现在正值寒冬腊月,今年的冬天格外冷,要不是拜托她的那户人家给的好处多,她都不会在这种日子往外跑,今天她已经穿上了自己最厚实的外套,最暖和的棉鞋,可这一路走来,还是免不得被冻得够呛。

但一进单家就不一样了,扑面而来的暖气,婆子眼睛乌溜溜一转,就看到了屋内两个正烧着的炉子,里面用的炭火和村里人常用的不太一样,没太大的烟火味儿,烟也不大,看上去,就不是什么便宜的东西。

这大白天的,炭炉都烧上了,婆子对于单家的财力,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花大姐,什么风把你吹来了?”蒋婆子看到来人,就知道估计又有人给她家说亲来了。

早些年,单家还能够以牲畜棚是严坤拖他们代管为由搪塞,可是这些年牲畜棚的生意越来越好,连带着单家的房子院子,以及家里人的穿着打扮都开始鸟枪换炮,这个说辞,就显得糊弄人了,因此单家也对外透露了一些风声,承认这牲畜棚,是单家老三单峻海和严坤和伙出钱办的。

这么一来,单家一下子就从打工的变成了牲畜棚的老板,这身份的差距,可就大了。

谁不知道牲畜棚就是个金饽饽啊,单峻海已经成亲了,可他还有一双儿女,不论是嫁给单福德,还是娶了单福宝,那都是赚大发的一件事。

只是单福德前年考上了秀才,一下子身份地位就拔高了,料想是看不上村里姑娘了,加上单家放出风声,说是高僧说这个儿子不易早早婚配,因此也没人自找没趣的,为单福德说亲。

但单福宝就不一样了,村里人眼尖地看出单家人对这个孙女/闺女的重视,肯定是不会让她嫁入高门大户受苦的,这么一来,他们这些知根知底的乡亲就有了机会,因此随着福宝年过十二开始,每年给她说亲的人,就能把门栏给踏平了。

看到那花媒婆,蒋婆子第一反应就是又有人来给孙女儿说亲了,心里当即就闪过一丝烦愁。

她家乖乖那么听话懂事,她是真的想要将这孩子多留几年,不仅是她,就连儿子儿媳都是这么想的,可是等今年过完年,孙女就十五了,这个年纪还没说定婆家,将来就难找到合适的了。

蒋婆子心里思索着,要不先将亲事定下来,谁也没说定了亲了,就要立马成亲啊,她大可将孙女留几年,等到她满了十八,再送她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