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秋见状,也道:“奴婢去催催大厨房。”

说罢,跟着退了下去,还把房门关上了。

屋里有些暗,姜瑾华把蜡烛给点上,这才对着戚安宜说道:“坐吧,傍晚光线暗,就别看书写字了。”

戚安宜仰头看着姜瑾华,“是。”

姜瑾华想了想,直接道:“从前因为母亲的缘故让你忍让你祖母和几个弟弟妹妹,忽略了你的感受,让你受了委屈,是母亲不好。”

戚安宜诧异地抬起头。

姜瑾华保证道:“今后不会再发生那种事了。”

书中原身在前两日病死,但现在有了她,戚安宜就还有母亲。

只不过戚安宜虽然震惊,但没有像姜瑾华想的那样,一脸委屈地嚎啕大哭,而是偏过头道:“母亲,这样的话您以前也说过,但从未有一次言而有信过。可今日您守信了,所以我愿意再信你一次。”

戚安宜神情倔强,姜瑾华突然想到,原身出身好,外祖家也是书香门第,她教出来的女儿懂事识大体。

再加上这个时代规矩的束缚,哪怕受了委屈,也不会大吵大闹,最多在心里对她母亲的失望又多了一分。

是受过多少委屈才变/成以后那样。

姜瑾华喜欢懂事的学生,但过分懂事就让人心疼了。

姜瑾华摸了摸戚安宜的脑袋,“以后母亲都言而有信。”

她不再说这件事,而是拉着戚安宜的手道:“这都傍晚了,一会儿传饭吧,母亲在这儿跟你一起用。”

想了想,姜瑾华又补了一句,“可好?”

戚安宜点了点头,接着,她小声说道:“母亲不用陪祖母用饭吗?”

姜瑾华心道,她难道还用陪孙氏用饭?

其实陪这字还不准确,应该是伺候。

戚穆常年不回家,原身作为妻子该照顾孙氏,原身也算尽心尽力,不然也不会让女儿受委屈,可孙氏不止一次说过两个弟媳更懂事孝顺。

这话就是说给姜瑾华听的。

原身觉得夫妻一体,照料老人也是应该的,戚穆不在,这份担子就压在了她肩上,因为孙氏的话,她还要比两个弟媳表现得更孝顺才行。

不仅自己的首饰任孙氏拿,而且晨昏定省吃饭布菜缺一不可,也就是姜瑾华这几日病着,才没去。

姜瑾华十七岁嫁给戚穆,已经有七年了。

姜瑾华对着女儿笑了笑,“不用去。”

戚安宜点了下头,没再问,“那母亲,晚上吃什么呀?”

素秋说过戚安宜这几日光顾着哭,胃口不好,所以姜瑾华吩咐厨房做了些小孩子喜欢的吃食。

姜瑾华以前是年级主任,不仅管学生,还负责校园安全食品安全等问题。她隔三岔五就去食堂,一来是看看卫生情况,二来研究菜谱。

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喝都得注意。健康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味道。像炸鸡烧烤小酥肉这种,只要保证用油干净,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