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对,当初周氏要种,他还强烈反对过。现在想想也是,到底不算太迟,还是有收成的,第一年也不能白白荒在那里。他没事就喜欢到专门存放粮食的地方转转,家里有粮心里才不会慌。

周氏还命家里的下人悄悄在大宅子里面挖了不少隐秘的地窖,藏了不少粮食。他虽然不知道周氏为什么不卖粮食,但是还是没说什么。

年底了,周玉兰给每家至亲都准备了年礼,自己娘家当然是不用说的,还有婆家的三家也是一样的,盖房子的两个月,小姑子和妹夫也是一直在帮忙的。

今天家里杀猪,是在族人家里买的几头家猪,除了送礼,其余的她打算全部熏制起来,明年大旱,留着自己吃。

唐翠花一家也被请回来了,唐翠花就嫁到本村的异姓王家。“三嫂,家里买这么几头猪,吃的完吗?”

“吃不完,送年礼要送一些,其余的我打算全部熏制起来,明年还可以继续吃,这腊肉腊肠我喜欢吃。”

“也是,现在家里人多,不怕吃不完。”

托自家三嫂的福,她在婆家的地位比婆家大嫂还高,要知道以前婆婆待她也就一般,不虐待也不是很喜欢,只喜欢大嫂,那是婆婆娘家的侄女,待遇当然不一样。可是现在家里都有些巴结她,知道自己三哥家里发达了,虽然三哥已经不在了。但是她还有几个侄儿,三嫂也没有改嫁,待自己爹娘比以前更好了。以前也不是不好,只是家里条件有限,想好也好不到哪儿去。

现在爹娘跟着三嫂住,她回娘家不再是去大哥家里,而是回三嫂家里。

每次全家吃团圆饭,三嫂都派人来请她们小家一起回去吃饭,她公婆到现在还不给儿子们分家,还是一大家子住在一起的,只有她们小家可以时不时的到三嫂家里改善伙食。

她闺女和儿子都跟着长了不少肉,也不再黄皮寡瘦的。

“小妹,这几天你带着孩子们都回来吃饭,别让我再去请,孩子们白天就让他们待在我家,刚好可以跟着娟儿学着认字,娟儿的老师最近提前给她们放了年假,。”

“放这么早,家顺兄弟几个不是还在读书,娟儿她们姐妹咋就放了年假。”

“嗨,姑娘家家的又不考科举,当然放的早,马上就要猫冬,来回也不是很方便,她们放假在家里一样可以学习,还可以练练绣活。我已经让大哥二哥家里的家福,秀英还有我娘家小些的侄儿侄女都过来,跟着学认字,不求别的,只求以后认字明理,至少以后可以在城里谋一份差事做做。”

“行,我让他们每天都过来。跟着娟儿学认字,只是不会耽搁娟儿自己学习吧?”

“不会的,她也不打算当才女,还有她们那儿有绣娘教绣花,比我们这些人绣的好了很多,你让桃儿跟着好好学学,以后学好了在婆家也是说得上话,做的了主的。”

“嗯,我都听三嫂的。”

这样的好事她当然愿意,除了自家人,别人哪会愿意。还是自己娘家好,以前三哥就最疼她,两人年龄相差的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