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文姨娘没有规矩。

不过到底,季言之是王允又不是王允,季言之自身的威严哪怕只泄露出五分之一,又岂是以色侍人的文姨娘能够抵挡的。即使季言之没有表现出来,但文姨娘奉茶的时候还是战战兢兢,一点儿也没展露出她原本在心里打算想展露出来的那种温柔体贴,反倒小家子气,越发落了下乘。

季言之就此吩咐王管家亲送两个女儿女婿出门。

两个女儿女婿离开相国府后,面对季言之的一声不吭,文姨娘有些紧张。整个人看起来很想说话,但却不知道从何开口。

季言之依然悠哉的品茗,眼眸半阖,看起来无害极了。

文姨娘却更加紧张了,她咬着唇瓣,怯生生的唤了一句:“老爷。”

季言之依然没有看她。总算开口,却是着人将她送回小院。

“文姨娘身体柔弱,怀相看起来也不太好。为了腹中麟儿,文姨娘就委屈一下,就在小院里静养到麟儿生下来吧。”

....

季言之也不嫌弃反复用‘静养’的名义,将闹腾的宁氏以及明显想借着腹中胎儿邀宠的文姨娘都‘软禁’在方寸之间。反正对于季言之来说,之所以会看重文姨娘不过是因为文姨娘怀的孩子极有可能是王允唯一的儿子。

如果在各方面精心的保护之下,文姨娘都会流产,只能怪王允的妻妾没一个好的,太能作,所以作得王允只有三个女儿,季言之才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幸好文姨娘很懂事,或者说很识时务,眼瞅着季言之看起来比以前还要可怕,文姨娘也就将不该有的花花心思收敛起来,在季言之的要求下,安分守己的开始静心养胎。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很快就到了五月初五。

五月初六这天是王母去世的日子。按照惯例,身为王家的女主人,宁氏在这一天都会去庙里打沾布施。

当然了,自从宁氏‘生病需要静养’以后,季言之就打算好了,最起码要等个三四年再说宁氏病好了的话。

不过嘛,很显然宁氏是不怎么想的。

宁氏觉得经过三个月的时间,王允(季言之)就算有再大的气也该消了,五月初六去庙里打沾布施的日子正好是她得出牢笼重新管理相国府大小事务的机会,所以五月初五一大早儿,宁氏就连连催促自己的奶娘去请休沐在家的季言之过听雨轩一趟。

奶娘苦笑,终究是挨不过宁氏的眼泪和哀求,拿了私房买通守门的粗使婆子,才得出听雨轩往季言之所在的书房而去。

书房里,王管家正一板一眼的给季言之说长安哪家寺庙香火鼎盛。

季言之听了一耳朵,然后很严肃的问:“哪家的斋饭好吃?”

王管家哽了一下,回答:“千佛寺(杜撰)的斋饭最为不错,很多香客都是为此才去的千佛寺。”

“那就去千佛寺。”

季言之一点也不觉得自己在王管家面前表现出自己重口腹之欲有什么不对,反正去庙里打沾布施,不花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