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刚送完娄晓娥回来,院子里的人早就散了,只剩下一大爷易忠海还在院里背着手溜达着在等着他。

“一大爷,您怎么还在这儿啊?”

“遛遛弯儿,送回去了?”

“送回去了。那您先遛着,我回去睡觉去了。”

来回骑了快一个小时的车了,杨庆刚浑身都是汗,也不想在院子里陪老头聊天。

“唉,等等。庆刚,你要找个木匠是吧,那现在走吧。”一大爷招呼着他。

杨庆刚抬头看了看天色,现在估计都快晚上八点了。

“那行吧,您老等我会儿,我拿个东西。”杨庆刚回屋把没外壳的收音机拿上。

易忠海见杨庆刚怀里抱着个挺精密的物件儿,也没多问,看杨庆刚也不太方便骑自行车,直接腿儿着带他直奔木匠家。

这木匠家住的倒是离四合院不远,隔着两个小胡同,走着也就五六分钟就到了。

也是个大杂院,不过是一进的院子,比起杨庆刚住的院子破多了,那个木匠还是住在倒门房,倒是不用往里走,门口堆着点木块、木板什么的材料。

一大爷熟门熟路的敲了敲门。

“谁呀?这么晚了。”屋里传出来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

“吱~”房门只开了一条缝儿。

“原来是海爷,您这么晚怎么来了?快请进快请进。有什么事您托人招呼一声,我过去找您就行。”房内的人看到是易忠海,马上把屋门打开了。

这一大爷该不会是什么江湖大佬吧?杨庆刚心道。

这木匠家只是个倒门房,满打满算也就十来平米,家里乱糟糟的堆满了各种木匠的工具,床上还有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这时候正躺在被窝里,半抬着头,好奇的看着来人。

木匠收拾了下桌子,又用袖子抹了抹凳子面,招呼着二人坐下。

“小子,没看见海爷来了吗,还不快磕头!”木匠冲儿子喊道。

“行了行了,折腾孩子干什么,再说了,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爷什么。”

易忠海不耐烦的说道。

等木匠也坐下,易忠海给二人互相引荐了一下,杨庆刚才知道这木匠叫“三儿”,易忠海还有木匠自己都没介绍这木匠的大名,杨庆刚见状也就没问。

“这位爷,您找我有什么事儿啊?”木匠阿三问道。

杨庆刚把手中的收音机拿了出来,阿三的脸色一下子就凝重了起来。

他抬头看了看易忠海,又看了看自己的儿子。

“海爷,如果我出了什么事儿,这孩子就拜托您了。”

这话都把杨庆刚给听懵了,这哥们儿是什么意思啊,怎么一副要杀头的样子,我只是拿出来一个半成品的收音机啊。

一番解释之后,杨庆刚才知道,这收音机也没个外壳,看着电路还挺复杂,阿三还以为是敌特分子的发报机呢。

“三哥,拜托您的活儿很简单,您就给用木头照着其他收音机外壳的样子,做个壳子出来就行,但是有一点,要弄得精致、光滑些。”

“这活儿简单,我明天给您送家里去。”阿三指着收音机,“不过这个您得先放我这。”

“那这做个外壳要多少钱?”杨庆刚说着就要在兜里掏钱。

“这么点东西能用多少木头,您是海爷领来的,免费。”木匠阿三大手一挥。

只见易忠海把脸一沉,“我带来人占你便宜了?”

木匠阿三正待解释,却被杨庆刚打断了。

“三哥,这么不合适,再说了,我可不止这一个。”

木匠阿三眼睛都亮了,他倒是不傻,当即明白这个杨兄弟要么是有造收音机的手艺,要么是有这个门路,反正是不简单。

易忠海一看这俩人将要狼狈为奸的样子,站起身来说道:“到底怎么个价钱,你们俩商量吧,时候不早了,人年纪大了,睡得早。我就不在这待着了。”

“那行,一大爷,您先回,反正我也认识路了。”杨庆刚一点也不觉得尴尬,嘿嘿笑道。

“海爷,您慢走。”阿三起身相送。

“这是我亲侄子。”易忠海临出门前又对木匠说道。

送走易忠海,木匠阿三关上门,转过身来,笑容比刚刚又甜了几个度。

“杨爷,怎么个说法儿?您给划个道。”

“做一个5毛钱,这个价也不低了,但是有一个要求,你不能往外说。”

“我老三能活到现在就是靠的嘴严。不过,杨爷,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话匣子是您自己做的?”木匠阿三问道。

“是我做的,你怎么知道?”

“我一看您就是个知识分子。”木匠捧着杨庆刚,“您拿着这东西的时候,手都没碰到过什么小零件。”

这个木匠阿三又接连捧了几句杨庆刚,又继续说道:“杨爷,您也知道,鼠有鼠道,我在这京城几个大的鸽子市都有点门路,您看......”

原来这木匠阿三是想要分销,杨庆刚沉默不语。

这木匠也是个玲珑心思,一看杨庆刚低着头也不说话,赶紧往回找补。

“杨爷,您是海爷带过来的,我怎么都不会害您,您要是没其他想法,我也绝对不会往外说,一个五毛钱,就这么定了。”

“话说...三哥您和我们一大爷是什么关系?方不方便说一下。”杨庆刚问道。

他也有点担心这个木匠到底靠不靠谱,毕竟这个时候,万一被官家发现自己私自买卖东西,尤其这收音机金额还那么高。

“海爷是我的救命恩人,就在前两年,不是闹灾荒嘛!什么吃的都没了,谁家还需要做木工啊。我当时连房子都托关系转卖了,最后实在饿的不行了,抱着我儿子晕倒在海爷住的院门边,海爷养了我们爷俩挺长时间的!又帮我找工作,又给我找房子,现在我住的这儿就是海爷帮我找的。”

这木匠阿三说起这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又看了看床上的胖小子:“要不是海爷,我儿子就没了。”

杨庆刚震惊,一直以为一大爷是个爱慕虚名的伪君子,平时对自己好也是携恩图报,感情人家是真的道德高尚啊。

“杨爷,您放心。出了事儿绝对不会把你卖了,但是如果真的出了事儿,我进去了,您可得帮我照顾照顾儿子。”

“三哥,您叫我小杨或者庆刚都行,别什么爷不爷的了。”杨庆刚伸出一根手指头,“这样,材料和组装都算我的,每卖出去一个,您拿一成。”

要知道傻柱买的那个收音机可是花了60块钱啊!一成也有六块了。

木匠想了一下,就算没别的活儿,一个月卖两三个都够他们父子俩的生活了。

杨庆刚也看出来了,这个木匠是个懂感恩的人,这样的人就算坏也不会坏到哪里去,所以他打算拼一把,毕竟从穿过来之后,天天吃香喝辣的,到现在还没有一点进项呢。

“成!杨爷,就这么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