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递。】

【于是,远在陕西米脂县的银川驿,一个名叫李自成的小小驿卒就这样失业了。】

“李自成竟然是驿卒?” 众人先是一愣,继而意识到什么,脸色变得微妙起来。

李自成失业了会做什么?若是太平年月,再找一份养家糊口的活计不是难事。但在王朝末年,失业很可能意味着失去生计,如此一来,就只剩下最后一条路可以走。

那就是落草为寇,揭竿而起!

——不考虑其他种种因素的话,崇祯皇帝朱由检岂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一手缔造了日后推翻大明江山的大敌?

这未免令人啼笑皆非,深感荒谬。

众人脑海中下意识浮现出另一个人的身影,这两人的经历未免有几分相似。

“落榜书生黄巢掀起动摇大唐江山的风暴,失业驿卒李自成推翻大明王朝的统治……” 唐太宗李世民不禁幽幽一叹,“时也,命也?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崇祯二年,登基不久的少年天子朱由检神色变幻不定,最后只化作一声苦笑。

说到底,近三百年光阴过去,大明本就只剩一口气,就算没有李自成,也会有王自成,张自成……站出来终结大明的国运。

即便他提前杀了李自成,也无济于事。

更何况,仙人已告知未来入主中原者乃是满清,也就是说,真正的大敌还在关外。哪怕是推翻大明的李自成都只是失败者而已,关外那群蛮夷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还有仙人提及的“小冰河”时期……外敌、内患、天灾、大明本身的衰败,如此多的困难横亘在前,他真的能一一跨越吗?

一时间,朱由检心头沉甸甸的。

整个大明朝堂都被沉重的气氛所笼罩。

哪怕是在未来的历史中投靠满清的大臣,此刻未至绝境,自然希望大明能够逆天改命延续下去,而不是被蛮夷取而代之。

大明君臣顿时前所未有的团结。所有人疯狂转动大脑,用尽全部的智慧,开始为如何改变“大明覆灭满清入关”而出谋划策。

当然,任何时代都少不了自私自利、为自身荣华富贵牺牲一切的人,他们同样在绞尽脑汁,开发自己的全部智慧,但目的却不是挽救大明,而是改换门庭投效新主。

与此同时,民间亦掀起了不小的动荡。

本就活跃的各路起义军扩张起来更疯狂了,饥寒交迫的百姓纷纷加入起义队伍,而刚刚起义的李自成还没反应过来,就成了无数起义者投奔的首要目标,只要不是离得太远的,几乎纷纷向他投奔而来。

这都是后话了。此时,盘点仍在继续。

【万历三十四年(1606)八月二十一日,李自成出生于陕西米脂县一个农户人家。】

【此时,天下百姓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陕西百姓尤甚。为了供养数目庞大的龙子龙孙,朝廷加派在百姓身上的税赋一年比一年重,甚至弄出了离谱的“带征”和“预征”。“带征”即由于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