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挥挥手,刚要让文铭礼把事先写好的奏章拿上来,门口却进来府中管事,伏在他耳边道:“府外汇集了许许多多的士子,说是要见相爷。”

文彦博微微皱眉道:“许许多多是多少?几十几百还是几千?”

管事的咽口吐沫道:“几百。”

文彦博这两日被府中变故羁绊,完全不知道外面生了什么事,闻言轻声问道:“他们说要干什么?”

管事的先是摇摇头,又不是很肯定道:“据说是要求释放被拘捕地举子。”

文彦博一听头都大了,心道:我才歇了两天,怎么出了这么多事儿?见百官的目光都汇集在自己身上,文彦博只好暂且按住心中的疑问,轻声吩咐道:“先稳住他们,待这边结束了再说。”那管事地心道,我要有那本事就好了,不由苦笑道:“就怕安抚不住啊……”

文彦博却已经不耐烦了,沉声道:“就这样吧,老夫还有正事呢。”那管事的咽口吐沫,只好愁眉苦脸的退出花厅,往前院走去。

刚过了中庭,便已经可以清晰听到府外的喧哗嘈杂声,管事的挠挠头,已是完全没了主意,却又被府中侍卫头领叫住,向他问询相爷的意思。

管事的苦笑道:“相爷正忙着与百官议事呢,没工夫搭理这头,让咱们看着办吧。”

侍卫统领不可思议地问道:“二爷、二少爷呢?他们也孬好给个主意吧……”

管事地摇头道:“二爷二少爷都在里面忙活着呢,也是没有时间的。”

侍卫统领把管事的拉到院角的哨塔上,指着外头道:“你看,外面的士子越聚越多,而且不停还有往这来的,怕是满京城的举子都过来了,这事儿是你我能拿主意的吗?”

管事的顺着他指地方向,便见三公街上人头攒动,皆是些身着长衫、头戴方巾的书生打扮,怕是足足有上千人之多。不由倒抽一口凉气道:“这么多?”遂不敢再提自行处置之事,唯有紧闭门户,以待相爷得空。大秦朝的士子们把三公街堵了个水泄不通,这些人里有进京赶考的数千各地举子,也有前来声援的国子监监生,甚至还有中都城里地秀才文士之类。他们有个共同点。便是统统都参加过正月赈灾、且大多参与过那一场场地大讨论,听闻有举子因为保护难民被拘,便自的汇聚起来,要求朝廷释放被拘地举子。

领头的乃是商德重、方中书等举子领袖,以及国子监的几位监生。他们分头行动、将散布在中都城内地士子们尽数联络起来,又写了请愿书。唯恐那些被拘的举子受到虐待。连饭都没吃便赶到三公街上的相府前,要求面见文丞相。

相府地门卫见他们人多势众、来势汹汹,自然如临大敌。一面把大门关的严严实实,一边派人快往后面通报。结果文相爷正在宴客,没时间伺候外面这些爷们,只好委屈他们继续杵在那里,傻傻的等着了。

一来就吃了个闭门羹,举子们心里自然不痛快,纷纷恼火道:“现在可不是公休时间。丞相大人为何因私废公啊……”“就是、我们要见文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