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传承,深入人心。

历经千秋万载,都不会被磨灭。

他希望,自己能理解武的意志、武的真谛,从而传给天下苍生。

假如,四十九州的亿兆黎民都选择练这道法门。

久而久之,自然会形成一种教化和信仰。

这也是为什么,左端云得知此事。

会感到无比震惊,心生钦佩的原因。

这是一桩真正的丰功伟业。

比起历朝历代的天子,所立下的任何雄图壮志都要宏大。

也只有像赵穆这样武学造诣极其惊人的先天大宗师,才可能做到。

换做其他人,没有雄厚的积累和底蕴,根本做不成。

这一日,赵穆结束闭关。

来到养心殿,召集十一皇子赵原,左端云,闻太傅等人,一起举行小朝会。

登基之后,他没有必要再去事事亲为。

适当放权给下面,反而能把自己解脱出来。

政事,有赵原和太傅、左相等人处理。

江湖事,有黑龙台查办。

“回禀陛下,臣对明年秋季的科举颇有信心。”

闻太傅主持科举,他把几分奏章呈上,激动说道:

“印刷之术福泽天下,使之书籍成本价格变得低廉,寒门、贫户也能买得起。”

“圣贤道理,不必再被束之高阁,作为门阀的传家学问。”

“而且陛下还让翰林院编撰……教材课本,把策论、经义、律法、算学、时务等统统囊括其中。”

“这比起学生之前一昧苦读,要方便得多!”

闻太傅说话中气十足,脸色也红润许多,丝毫不见老态。

“太傅老当益壮啊,吐纳有力,远胜于年轻人。”

坐于上首的赵穆,笑呵呵说道。

他的眼力何其敏锐,自然能瞧出闻太傅的变化。

显然是练了上乘的吐纳术,精神焕发,气血旺盛。

“多亏了陛下的福,臣也去过讲武堂,本想着一生从不习武,是个不折不扣的门外人,不比风掌教、庞首座那样的高手。”

“却没料到,竟然从中有所领悟,学到了一门吐纳术。”

“这些天勤加练习,身子骨确实强健了许多。”

闻太傅拱手说道。

“云尚宫,稍后给太傅送上一瓶强血丸。”

赵穆大手一挥道。

他待在皇城,所得丹药不知凡几。

那只从心大猫,都被喂得圆圆滚滚,愈发通了灵性。

赏赐一些给臣子、属下,无非是九牛一毛。

“谢过陛下恩典!”

闻太傅面露感激。

“左先生,学宫筹办得如何了?”

聊完科举、国事,赵穆看向一袭青衫的左端云。

这位上阴学宫的司业先生,被他用儒门心学钓了过来,当起了新学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