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遇到难处的时候, 现在你遇到难处了, 住在我们家,你就安心住着,我们吃什么你吃什么,你也别嫌委屈了。等以后,说不定哪天我们遇到什么事,还得指望着你呢,你既然跟着我哥回来的,那我们就是有缘分,我把你当妹妹,你可别见外。”

宁苹听着,有些感动,低头间,眼睛里有些泛潮:“姐,你别说这话,说得我心里不好受,我没着没落的,是听轩哥救了我,以后咱家有什么事,说一声,就是要我这条命,那都是应当应分的。”

不知道为什么,她的那个“俺”改成了“我”,因为用河北话说的,就显得有点生硬。

林望舒想,她其实是一个聪明的姑娘,心里惦记着自己哥哥,刚才被哥哥呲了,便开始拼命想着让自己体面起来。

这倒是能理解,情窦初开的小姑娘,谁不想在喜欢的人面前更体面一些,一口家乡话,她可能觉得和别人有点不一样。

林望舒便笑着道:“走,跟着我过去逛逛街吧,我才回来,也没件像样的衣服。”

宁苹:“嗯嗯。”

当下林望舒便带着宁苹过去了菜市口百货,菜市口百货有些年头了,距离白纸坊也不远,算是这一带最出名的百货商场了。

一到了菜市口,宁苹眼睛都有些不够用了:“姐,这边人真多。”

林望舒:“嗯,人挺多的。”

看得出,十年过去了,又是刚开春,人们都出来走动,买衣服烫头,打扮起来,车水马龙的,热闹得紧,当然也有从郊区来的骡子车,应该是进城的农民,零散卖卖乡下的野菜,也有卖小鸡的。

她又告诉宁苹:“北京这地界儿,随便刨一刨都是典故,这一块以前是菜市口,砍头的地儿,以前戊戌六君子就是在这里砍的头。”

宁苹唬了一跳:“什么六君子?”

林望舒:“就是以前清朝那会儿戊戌变法的,这就是典故了,你不知道?”

宁苹摇头:“不知道啊……”

林望舒:“你说你要是顺利落在北京,那也是北京人了,作为北京人,你这文化上欠了点。”

宁苹瞪大眼睛:“那怎么办?”

林望舒:“就得多读读书了,多读书,懂得多了,说话也能接个话茬,我哥也不呲你了,你说是不是?”

宁苹:“真的吗?”

林望舒扬眉:“这你就不知道了,我哥从小听着说书长大的,随便什么典故,他张口就来,和他说话你肚子里得有东西,就算听他说,你也得会捧,什么都不知道,他也懒得和你说。”

宁苹听着惊讶:“这样?”

林望舒点头:“肚子里得有货。”

林望舒便先带着她进了百货商场,也没别的要买的,再说三十块钱也不多,便过去看布,她挑了灯芯绒布和的确良,各扯了一些,她是算计着自己和宁苹可以各做一身衣服。

也不用太多了,先有一身体面点的衣服穿着就挺好了。

林望舒:“回去后,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