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级来区分的, 林哲本着一步到位的想法直接颁布了内部军衔制度。

初步制定了:二等兵、一等兵、士官、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少`将、中`将、上`将一共四等十二级的军衔制度。

暂行的是老兵配属一等兵的军衔, 肩章为红底色加两道金边;新兵配属二等兵的军衔,肩章为红底色加一道金边;各排排长配属士官军衔,肩章为红底色加三道边。

副连长配属少尉军衔,肩章为红底色一道金边再加一颗金星;连长配属中尉军衔,肩章为红底色一道金边再加两颗金星。

副团长配属上尉军衔,肩章为红底色一道金边再加三颗金星。

团长配属少校军衔,肩章为红底色两道金边再加一颗金星,以此类推,未来的副旅长、旅长可能配中校、上校,肩章为两颗星、三颗星。

至于将官以上的军衔,短时间内是虚设的,因为目前余姚县勇营规模还太小,根本就用不到那么高的军衔。

另外营部直属人员,比如营务处的营务官,督练处的督练官,目前照比团长配属少校衔,而粮饷局、军械局、军医局、军畜局、随营学堂各部总办,则是照比副团长配属上校衔。

这样一套军服下来,立马就是让余姚县勇营变了模样,不知道的人看了,恐怕还会以为这是半个世纪以后的北洋军穿越过来了呢。

而且余姚县勇营这样的装束在这个时代来说可以说颠覆了常规了,不仅仅异于国内的其他军队,更是把西方列强的军队都是抛在了脑后,最简单的就是军衔标示,这个时代各国普遍还停留在拿破仑时代,用吊穗肩章表示军衔、身份。

历史上要到1854年俄国才率先大规模使用平板肩章用以标示军衔、身份,后来各国才迅速跟进。

余姚县勇营现在就搞出了完整了的军衔、肩章制度,用cc**的话来说就是:这不仅仅填补了世界军事发展的空白,更是足以让中国全方位领先全球的伟大创举!其伟大意义丝毫不弱于厕纸的发明。

当然了,余姚县勇营在军服上的创新也是引来了诸多民众的惊讶和鄙视目光,当初在长兴县那边换装的时候,可是被长兴的百姓们指指点点,背后说着什么假洋鬼子之类的话,士兵如果穿着这套军服单独出门甚至会被小孩子扔石头。

不过余姚县勇营枪毙了数个公开污蔑这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军服的人后,那些人包括那些最古板的士绅们全都闭嘴了。

不管沿途遇上的那些民众怎么指指点点说他们是假洋鬼子,但是林哲看着自家的这支已经穿上了近代军服的军队,心里头还是很有满足感的。

别的不说,看上去就够威武,光凭这么威武的军服,估计吓也能吓死那些流民土鳖了吧!

当林哲看着自家军队心生澎湃,幻想着自己训练有素的余姚县勇营穿着威武无比的军服出现在战场上,然后那些和流民差不多的太平军看见了这么漂亮威武的军服吓的屁滚尿流的时候,一旁的林安飞也是驱马到了林哲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