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需要六个月的训练, 这个期间安家费、薪饷、额外的伙食补贴、训练的弹药消耗全部加起来, 每个士兵至少要花他大约五十两银子。

这就是说死掉一个他就得损失五十两银子,更不要说还得发放抚恤金!

如果只是仅仅金钱损失也就算了,更关键的是这些士兵训练需要时间啊,就算是速成那也得好几个月时间啊,如果短时间内伤亡太大,导致余胜军伤经动骨的话那可就麻烦大了。

如此他才让石琅翼要注意控制部队的伤亡比例,别为了打个胜仗就填进去几十上百号士兵的伤亡,不值!

此外,第一步兵团有些特殊,这是一支纯余姚子弟并组成的部队。

由于中国地方广大,而各地方言众多杂乱,往往是临近的两个县方言都有所不同,这种情况在南方省份更为严重,为了避免士兵和士兵之间的交流不通畅,余胜军往往是尽量把同一个地区的士兵集中在同一支部队里。

此外余胜军招募兵员往往都固定在绍兴数县,这一次虽然逐渐扩大地区,并跑到了靠南的部分府县去尝试招募。

但是目前总体而言,余胜军的兵员主要还是来之于绍兴府,少量来源于金华府和宁波,上述诸府县里头,余姚籍将士自然是最多的,军官群体里基本清一色的余姚人,而士兵的话也至少有四分之一。

其中的第一步兵团就全都是余姚士兵。

带领这样一支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部队,而且这支军队往深了扒,里头的士兵都能和余胜军的中高级军官们扯上亲戚,同乡等亲友关系,要是死伤太多甭管是石琅翼还是林哲或者余胜军其他高级将领,恐怕都得被家乡父老指着脊梁骨骂啊!

石琅翼带着刚补充了两百多新兵,恢复了编制的第一步兵团以及第一骑兵连派遣的近百名骑兵、第三炮兵连以及一个辎重连,组成了一个临时‘余胜军西剿混成团’奔赴松江府。

该混成团拥有步兵五百余人,骑兵百人,炮兵百五十人,辎重百人,总兵力八百五十人,拥有优劣马匹将近三百匹,六磅火炮六门。由第一步兵团团长兼任指挥官。

这个规模已经超过了余胜军初建之时,还只是余姚县勇营的时候的规模。

把出征的西剿混成团送上征途后,林哲也就把注意力继续放回到了商贸区的繁杂事务当中。

对于西剿混成团的战事,林哲并不抱有太大的担心,八百多人,有炮、有骑兵有着米尼步`枪的部队如果还打不过区区三千小刀会贼军,那么余胜军也不用混了。

而且石琅翼这个人也是目前余胜军能力算得上比较突出的一个高级军官,历次战斗他的表现都相当不错,要不然这一次林哲也不会让他统军出战。

他相信石琅翼不用多久就能够给自己带来好消息的。

时间已经进入农历十月的上海越发显得凉爽,清晨走在街面上的行人大多已经披上了外套,一个个脚步匆匆为了生活而奔走,当然街头上也有诸多衣着单薄,蜷缩在墙角,面黄肌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