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士兵啊。而协防军的士兵来源清一色都是俘虏, 这能不能抓到大量的俘虏就成为了协防军能否壮大的重要因素。

而这种因素是不可控的, 并不是所战略司这边说要扩编协防军了。就立刻有好几万的俘虏士兵冒出来可以用。

对此,陈安旭提出了另外一个解决方案:“考虑到协防军扩编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对我们战略司方面可以认为,把协防军进行分化。细分为前线战斗部队以及后方守备部队。

前线战斗部队依旧采用目前的协防军体制,通过接受俘虏而扩,跟随皇家陆军持续作战,而另外一方面,我们认为可以效仿皇家陆军组建一支地方守备协防军。

这种协防军的士兵同样招募而来,发放的薪饷可以稍次一些,武器装备方面可以沿用冷兵器以及旧式火枪,此举虽然会较大程度的增加我军的人员薪资开销,但是目前我军军费充沛,限制我军发展壮大的最大因素并不是军费,而是枪炮的产能!”

陈安旭显然是对自己所说的这种地方守备协防军抱有极大的期待,脸上露着兴奋继续道:“而且兵员以及训练等体制都和皇家陆军一样,必要时候这些士兵就能够直接补充到皇家陆军中,或者是后续等枪炮产能上来后,这些士兵通过换装新式枪炮,立马就能够形成不逊于皇家陆军的战斗力!”

林哲听着的同时,也是把手中的报告书翻到了‘地方守备协防军’那一页上,报告书上写的自然要比陈安旭简单的口述要详细的多。

只见他看了半响后才开口道:“这个地方守备协防军,成本略大,而且是纯步兵部队,没有炮兵,骑兵,辎重等辅助兵种,和正规军的差距太大!”

林哲觉得这种地方守备协防军的前景虽然好,但是性价比有些差,如果不让他们当主力上战场的话,那么就没有必要和皇家陆军争夺优质兵员,并给他们发放高额的薪饷,但是如果让他们充当主力部队的话,只装备冷兵器和旧式火枪肯定不行,那么是后来换装了米尼步枪,但是也会因为缺乏骑兵、炮兵、辎重等辅助力量而不具备独立作战能力。

不过战略司方面提起了,林哲也是觉得有必要改一改目前中华军的体制,目前中华军只有皇家陆军和协防军,前者是主力,后者是炮灰。

而这中间还缺了一种,那就是具有预备役、地方守备等任务属性的部队!

如此看来,这地方守备协防军也是有必要的了。不过不能和战略司说的这些搞,所以林哲继续道:

“既然新立部队是定位于二线战斗部队。那么就应该归属于皇家陆军行列,编制上应该和皇家陆军一样。不过具体可以略少一些,皇家陆军那边一个师有一个辎重团,这种二线部队先建一个营就好,炮兵也可以缩减一二,但是一个师至少得配属两个连的炮兵。

装备上以现有空闲装备为主,我们不是还有封存的滑膛枪以及旧式火炮吗,先调过来用着!”

林哲说的这种模式,实际上就是把这些二线部队当成了皇家陆军的预备役,先连着。然后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