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宫务厅的一些人事任命工作让组织部那边的官员们头痛不已。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权利插手某些宫务厅下属机构的人事权利。

比如秘书处的话, 他们就有这个权利, 秘书处里的诸多秘书们都是从帝国官场上挑选来的年轻优秀人才,部分还是国家雇员考试里名列前茅的年轻学子,组织部有秘书处当成优秀人才的培养储备机构,算得上是帝国的翰林院的缩小版本。

但是比秘书处名声还大的财务处,组织部却是不搞清楚这个部门的人事任命归不归自己管了,最开始的时候,这个机构的人员是由林氏商行总部的人直接转变过来的,中期林哲让组织部从官场上挑选了部分工商实业实力不错的官员进入财务处任职。

就当组织部以为自己可以管理该机构的人事任命时,但是随后人家财务处自己就是开始从下属的诸多皇室产业企业里挑选人才,组织部后面派往财务处的多名官员都是被拒绝接受了。

还有侍从室那边,这又和军方扯上了关系,因为侍从室负责皇室安保问题,内属的安保人员都是近卫军的现役部队,但是也有一部分是情报处安排的贴身安保人员。

如今宫务厅的下属各个机构,相互之间,和军方,和内阁,和皇室本身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复杂,以至于内阁的各大部门对宫务厅的诸多下属机构是头痛不已,这倒不是因为宫务厅诸多机构的存在分摊了他们的权力,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该和谁打交道。

同时机构越来越多,而且宫务、内阁事务、军方事务都掺杂其中,也就导致了行政效率低下,机构臃肿等诸多问题。

此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宫务厅并没有厅长一职,也就是说宫务厅实际上并没有一个总机构,而是各个下属机构都是单独办公,并直接对林哲这个皇帝负责。

有感于宫务厅下属各机构的混乱,林哲也是逐渐有了对宫务厅下属各机构进行改革的想法!

任何体制和机构在建立之初,都有着自身的理由,并且某一段时间里是正确的,代表先进性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体制以及各种机构就会失去了他们的本来的优势,进而成为一种负担。

所以对于任何国家而言,隔一段时间总是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改革,因为只有改变才能不断的适应时代。

很明显,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宫务厅已经明显无法适应了如今帝国的现状!

林哲要对宫务厅进行改革也就顺理成章了!

而林哲这个人向来是说做就做的人,既然决定了要对宫务厅进行改革,那边他在1861年底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准备此事。

等到了1862年到来之后,林哲就是正式开启了对宫务厅的改革!

首先是把宫务厅财务处这个不伦不类的机构从宫务厅里剥离出去,成立‘皇室资产管理处’,全权负责皇室拥有的资产管理,下属拥有皇家银行、三大武器公司,江南矿务公司,中国铁路公司,上海纺织公司、江南化学公司,上海造船厂、青岛海军造船厂,中国电报公司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