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铁甲舰, 才能够保持最低限度的不败。

而要想获得战术优势, 取得战争的胜利,那么最少需要六艘以上的万吨铁甲舰,十艘以上的中、大型铁甲舰。

这也是帝国海军准备再订购四艘万吨铁甲舰的最主要理由!

不过订购了不代表现在就开工,因为帝国的几个主要造船厂里,万吨以上的船坞现在就两个,要开工更多的万吨铁甲舰,至少要现有船坞。

为了满足帝国海军的需求,上海造船厂已经在宝山修建分厂,其中就有两个一万五千吨的船坞,其首座船坞预计会在1867年底,也就是今年年底完工,第二座船坞则是要到1868年才能够完工了。

此外广州造船厂也是开始投资建设一座大型船坞,而且他们的野心更大,一上马的就是两万吨级的船坞,不过船坞建设的大,所以建设进度会更慢一些,现在才开始凑集资金,预计要到1870年才能够完工。

也就是说,帝国海军的这四艘万吨铁甲舰的订单,今年有可能动工一艘,明年动工一艘。

剩下的两艘,则是要等到蚩尤号完成船体施工,然后再青岛海军造船厂的四号船坞施工了或者是等到广州造船厂的两万吨级船坞完成施工以后。

按照这个规格,整体上后续会保持一年开工一艘万吨铁甲舰的速度!

别以为这个速度很快,其实和英法等国相比慢的很,英国人基本上每年都会服役好几艘的大型铁甲舰。

同时这年代的技术进步实在太迅速,战舰的更新换代是非常频繁的,根本不可能和后世的战舰一样有着数十年的服役寿命。

基本上,很多战舰还在船台上的时候,就已经宣告过时,服役五年后就和会最新的战舰拉开一个层次,开始退居二线,十年以后基本就是沦为训练舰的命。

这一点从帝国海军现有的战舰都可以看得出来,盘古级和炎帝级都是这几年刚服役的新战舰,但是和帝国在1866年动工的那些新战舰相比,是整整差了一个时代。

等过上几年以后,盘古级和炎帝级这些战舰就会退居二线。

十九世纪后期的决战舰队而言,要保持技术上领先,最保险的做法就是五年就换一批,实力不济也要做到十年换一批或者进行局部的改装升级,至少超过十年甚至十五年的,那根本不用去打了。

帝国海军对主力军舰的服役年限虽然没有强行规定,但是从造舰计划上也可以大体看得出来,基本上主力舰是一年一艘。按照这个速度,如果保持战舰在一线舰队的服役年限在十年的话。那么就可以保持一支十艘主力舰的决战舰队。

主力舰是预定从1867年开始以一年一艘的速度开工,而次一等的战舰则是没有这么多的条条框框。因为其他战舰的吨位都比较小,帝国的多家船厂都有数千吨规模的船坞,上海造船厂,青岛海军造船厂,广州造船厂、天津造船厂都有数千吨级的船坞。

同时次一等的战舰怎么造,造多少海军内部也有不小的分歧,一方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