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又有着三大矿务公司的挤压。这些小型的矿务公司很快就是进行了联合以及吞并等。

1866年,在南洋矿务公司之后。中国出现了第四家大型的矿务企业,即‘抚溪煤铁公司’由三十多家中小型矿务企业合并组建。同时带有一定的官方背`景,因为辽阳省的省财政厅占据了其中一部分的股份,主要是以矿山的开采权方式入股,拥有百分之十六的股份。

这家抚溪煤铁公司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它和国内的其他三家矿务巨头不同,其他的三家矿务巨头是业务遍布全国,甚至国内,而抚溪煤铁公司的业务核心却是扎堆在辽阳一省。

不过该公司虽然是只是在辽阳一省,但是实力并不弱小,拥有众多的煤矿和铁路,小型的钢铁厂也有三家,更重要的是,该公司还有东北三省大量地区的矿产开采权。

只要这些开采权还是空话,谁也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没有矿产,但是以辽阳省的丰富矿产资源来看,矿脉肯定是有的,就是多或少,什么时候找到的问题了。

尽管这些力量还比较分散,但是一旦整合完毕,那么依托辽阳省的丰富煤炭资源,该公司的力量并不会弱于国内的其他三大矿务企业多少。

而抚溪煤铁公司的成立,证明了帝国的煤铁行业正在发展迅速,也从侧面也是印证了帝国工业发展迅速。

毕竟煤炭和钢铁,这些都是消费品,这卖不出去的话就算开发出来再多也没用啊,而国内的煤炭和钢铁的供应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还没有出现供求过剩,甚至依旧是保持着生产出来多少就能够消耗多少的情况,就足以证明了,帝国的工商业发展速度非常快速,并足以消耗越来越大产量的煤炭和钢铁产品,而且是属于健康发展。

1867年初,帝国的工商部已经初步统计出来了1866年的煤炭和钢铁产量,原钢产量为六万吨,生铁产量为九十万吨,煤炭产量则是达到了九百六十万吨。

这和1864年的数据相比,可以说是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尤其是钢铁和生铁的产量颇为喜人,钢铁方面的产量和欧洲的法国以及普鲁士虽然还有着差距,但是这种差距却是正在逐渐缩小当中,再过几年,帝国未必就不能追赶上法国和普鲁士的发展步伐,当然了,这和英国还是没发相比。

至于煤炭产量,过去的两年里唐山滦州煤矿的多个矿产投产,同时萍乡煤矿也是开始大规模投产。上述两个大型煤炭矿区的矿区铁路,即唐山铁路和株萍铁路也是陆续建成并通车。这让这两大矿区的煤炭产量出现爆炸性的增长,各矿区的产量几乎是翻倍增加。再加上国内其他一些小煤矿的产量,则是拥有了九百六十万吨的煤炭产量。

总体而言,钢铁和煤炭的产量,在过去的两年里保持着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速度增长的。

这个数据对于后世来说几乎是天荒夜谈,但是对于工业革命时代而已,这个增长速度并不算什么。

因为在当代,不仅仅帝国的工业产值,钢铁和煤炭等主要工业资源大幅度增